閱讀歷史 |

第785章 金兀朮來了(第二更) (第1/2頁)

加入書籤

但他們還是承認自己是漢人的。

在這樣的意識形態下,想要收復燕雲十六州,聯合那裡的漢人世家,無疑是痴人說夢。

這一次,在河北能打贏,除了禁軍的戰鬥力強悍以外,絕對離不開河北老百姓的鼎力支援。

要糧運糧,要人調人,還積極配合堅壁清野,傳遞情報。

然而,這些一旦進入燕雲十六州,就沒了,那就是深入敵人腹地。

所以岳飛才說,要打,要把對方打服!

趙寧又說道:“早些年張覺和郭藥師這兩個人引發的問題,對大宋與燕雲漢人的影響,也不可不察。”

“陛下說得是,張覺乃是遼國官員,雖投降金國,卻暗中聯絡大宋,後來投靠大宋,但我朝卻為了平息金國怒火,殺張覺,獻張覺人頭於金,實在是寒了北地漢人的心。”

這件事產生的影響巨大,以至於同樣投降大宋的郭藥師以及其常勝軍聽聞後,不由得痛哭,大有兔死狐悲之感。

一個國家,沒有任何信譽,如何留住人才?

人家好心來投靠,你趙佶為了給金主子一個交代,把人殺了,其他投大宋的人怎麼想?

人都是趨利避害的,這是生物本能。

“所以,威懾和拉攏兩手都要抓,然而現在燕雲十六州的漢人肯定是不願意投靠我們的,甚至他們當中的許多地主官僚,對朕的新政頗有微詞,便更不會迴歸大宋。”

趙寧可謂一針見血,他繼續說道:“咱們最先要採用的方式,還是你說的。打!打服後,再採用籠絡的手段!”

當然,這是拿到檯面上的一些事,這需要岳飛去做。

趙寧還有其他的辦法,例如從意識形態上將新農政變成普世觀。

這是什麼意思?

意思就是,不僅僅我大宋的農民可以享受新農政,金國的也可以。

這話是我大宋天子說的。

這很顯然是在給金國的通知者們挖坑。

金國現在是女真貴族聯合契丹、渤海貴族、漢人貴族一樣治理國家。

貴族和官僚佔據了大部分生產資料。

一旦趙寧發動意識形態上的攻擊,金國內部被壓迫的百姓以及有識之士必然會出現星星之火。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需要多少軍費,你可以詳細測算一番提報,你要多少,朕給你多少。”

“多謝陛下!”

“聽聞東線陣亡人數很多?”趙寧轉了個話題。

“為了守住滄州防線,兒郎們盡力了。”

“姚政是不是戰死在滄州城外?”

岳飛愣了一下,沒想到趙官家如此關心東線戰局。

“他盡力了。”

“這件事朕會安排軍政院著重撫卹,你要回去好好安撫姚政的家人。”

“多謝陛下關心,臣會的。”

東線戰死的可不止姚政一個高階將領,張所和傅亮他們。

更有無數普普通通的熱血男兒,他們每一個人背後都是一個完整的家庭。

這個年代,有人慷慨赴死,有人卻腦滿肥腸。

如果不嚴懲賣國求榮者,如何對得起這些為國捐軀者?

趙寧低眉看著桌案上的書,眼中已經有濃烈的殺意。

這一戰結束後,意味著來自金國的壓力驟減。

以前為了大局強忍著不能做的事,現在終於可以放開手去辦!

十月初八下午,在趙官家的英明統帥下,擊潰金賊的大捷傳到趙州。

隨即進入驛站中,開始往各地傳。

包括了剛剛收復的河北三鎮,這對三鎮百姓來說,無疑是天大的好訊息。

終於回家了,無數人奔走相告。

第五次宋金之戰,雖然還有宗望的數萬人馬留在滄州一線,與河間府、滄州對峙,但其實隨著宗翰的戰敗,已經進入尾聲。

第五次宋金之戰,說是宋金兩個超級強國爭霸的分水嶺也不為過。

金國在軍事上的優勢被拉平。

無論是大軍團的協同作戰,還是騎兵高機動性作戰,兩國縱橫對比,金國都不再具有明顯優勢。

除了金兀朮還有數千比宗翰的硬軍還要強的鐵浮屠,金國的軍事神話,正在逐漸走下神壇。

並且,第五次宋金之戰的影響,不僅僅停留在東方大陸的國際關係層面。

無論對大宋內部,還是對金國內部,都有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