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747章 抵達前線(第三更) (第1/2頁)

加入書籤

趙寧終於真實地感受到,為什麼有人要搞正在北伐的岳飛了。

岳飛是真的在斷很多人的財路啊!

給劉允寫信的這部分人,為什麼敢蓋自己的官印?

因為他們並不認為大宋能收回河北三鎮,至少短時間內收不回來。

只要收不回來,他們就是安全的,就是可以繼續賺錢的。

可是岳飛幹了什麼?

他居然北伐!

他居然想要北伐!

他居然主動北伐,想要收回失地!

這對於那些人來說,難道不是罪大惡極嗎!

當四處都是黑暗的時候,一束光照了進來,那麼那束光就是有罪的。

想到這裡,饒是向來內心平靜的趙寧,心中竟然也不由得翻起一股怒火。

他面色鐵青,語氣鋒利,朝外面怒道:“通知下去,立刻拔營啟程,前往趙州!”

劉允長舒了一口氣,他知道暫時撿了一條命。

大軍也不在大名繼續停留了。

當天就拔營離開了大名,前往趙州。

趙州是前線,從大名府到趙州也就三百多里路,並且一路都是河北大平原。

如果是急行軍,差不多五天時間可以到。

御駕親征的訊息,快速在河北傳開。

大宋趙官家其實還是喜歡御駕親征的。

宋太祖、宋太祖、宋真宗都有過御駕親征。

大宋朝的臣子們,認為御駕親征倒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畢竟寇準當年就差把宋真宗綁到前線了。

八月十九日,就在趙寧御駕北上的時候,東線的宋軍騎兵在與金軍周旋多日之後,南下了黃河,進入滄州地界。

騎兵的到來,立刻讓宋軍壓力驟減。

從十九日這一天,宋軍一改防守狀態,步騎配合,開始往滄州城快速挺進。

八月二十日,宗望得到宋軍挺進的訊息,立刻開始組建精銳大軍在滄州城外做佈防。

宗望一邊圍困滄州,一邊開始以三路大軍形成掎角之勢。

這路宋軍的統帥正是姚政。

姚政接到的張憲的命令是支援滄州。

但其實他接到的岳飛的命令,則是不惜一切代價阻止金軍南下的步伐。

顯然,張憲的命令是從區域性戰爭的角度來考慮。

而岳飛的命令則是從整盤戰局的角度來考慮。

不惜一切代價阻止金軍南下,拖住東線戰場,中線和西線必然是另有安排的,不能分兵過去。

這就給了東線巨大的壓力,必須要求東線不惜一切代價把東部的局勢穩定下來,不能影響這盤棋。

到了二十日這天,趙官家御駕親征的訊息,已經在河北不少地方傳開。

一時間,人心大振!

甚至有人快馬加鞭在各地傳信。

原本戰雲密佈的河北北部,忽然之間似乎有了極大的信心。

那些地方上的廂軍、軍民,甚至普通百姓,都聞風奔走。

二十日傍晚的時候,岳飛也接到了訊息,皇帝陛下御駕北上,並且還有兩萬禁衛旅。

這無疑給了岳飛極大的支援!

岳飛本來準備寫信給趙官家,詢問御駕所到之處,剛寫完信,又接到了趙官家的信。

趙寧在信中說得比較簡單:卿該幹嘛幹嘛,不必來找朕。

岳飛立刻領會到趙寧的意思,趙官家這是不想因為自己御駕親征,影響了他岳飛在前線的佈局。

說得在簡單一點:朕是來打助攻的,你岳飛沒啥事就好好打仗。

岳飛瞬間感覺到如釋重負。

到了二十一日,趙寧抵達趙州。

趙州兵馬總管李淬率領一眾軍官,出城迎接聖駕,隨行的還有趙州的大小文官。

中秋時節,北方的草木已經是一片金黃,在下午的秋陽下,散發著枯竭的氣味。

趙寧一身輕甲,披著編織著金絲的披風,騎在一匹汗血寶馬上,在禁衛旅的簇擁下,一路向前面走去。

天子禁衛旅,軍容鼎盛。

從荊湖調回來的捧日軍,此次也跟隨趙寧一起北上。

那張伯奮也在其中,當年上黨之戰不少老兵也都還在。

他們也時常會去邊境換防。

一隔便是五年沒有與金人這年動手,原本還有些不適應,但真正到了邊關,忽然之間又回憶起了靖康三年那一年的風雪。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