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704章 君子館之戰(第二更) (第1/2頁)

加入書籤

君子館在大宋歷史上赫赫有名。

但這並非什麼好名聲。

河間府,北宋三鎮之一。

北宋三鎮是雍熙北伐失敗後,大宋朝沒能收回燕雲,被迫在河北一帶建立的軍事防禦縱深。

而河間府的西北有個地方叫君子館,這裡曾經發生過君子館之戰。

君子館之戰的結果是,數萬宋軍全軍覆沒,宋太宗趙光義對遼國最後的尊嚴被踩得粉碎。

君子館之戰,是兩次大宋北伐失敗後,遼國對大宋的一次報復性進攻。

它是一次標誌性事件,是大宋朝軍事分水嶺,也是國防戰略從進攻轉為防守的開始。

大宋朝開國底子是相當厚的,車神兩次北伐損耗了大量精銳,但依然還有數萬禁軍精銳,而且有不少騎兵。

而君子館之戰,這些精銳盡數折損,趙匡胤當年苦心經營的禁軍精銳幾乎全部喪失。

宋遼之戰,直到澶淵之盟後,才真正停止。

但的的確確,君子館埋葬了數萬漢家男兒。

據說21世紀有人在君子館附近挖出許多白骨,那正是宋軍戰死的遺骨。

這也足以說明河間府戰略之重要。

河東之地有太原那樣的重鎮,且太行山這樣的山區會天然阻止遊牧民族。

倒是河間府這種一馬平川的平原,是北方蠻族重點打擊的地方。

張憲很快就明白為什麼姚政會去君子館了。

君子館在滹沱河之畔。

這一段的滹沱河流向是西南到東北縱向流動的,相當於阻擋了騎兵向西的程序。

姚政是想切斷金軍向西的退路,把金軍壓縮在君子館一帶打?

十三日中午,完顏婆盧火的斥候偵查到了姚政的行蹤,並且向他彙報了。

完顏婆盧火二話不說,也立刻向君子館方向挺進。

下午的太陽格外毒辣,滹沱河畔的莊稼地裡的農民們還在收莊稼。

姚政也是河北人,但他是河北相州的。

看見滹沱河畔的農地,他不由得感慨:“這河間府的許多田都荒了,多可惜啊!”

另外一個叫盧林的參軍也感慨道:“因為靖康元年,有些人要麼被金人擄走了,要麼死了,要麼南遷了,留下來的不多,這已經是很好了。”

“哦,你怎麼知道?”

“下官就是河間人啊!”盧林無奈地笑道,“當年金軍南下的時候,下官才十五歲,金人南下之前,三鎮沃野千里,莊稼連片,經歷劫難後,早已物是人非,這些年當地的農民很苦,金國的賦稅比大宋重得多。”

姚政倒是也沒有與盧林聊太多,得知金軍還沒有跟上來,姚政留了斥候,讓所有人去河邊洗澡、解乏,讓馬兒去飲水。

半個時辰後,斥候來報的時候,士兵們已經全部歇息好,在快速集結。

一個叫張成計程車兵正在快速穿衣服,他突然發現田野前面有一個少年正在用好奇的眼光打量著他。

“小子,快回家去,這裡馬上要打仗了!”張成朝少年喊了一聲,隨後拿起放在旁邊的鐵骨朵,開始披甲。

那少年似乎不怕,走了過來,更加好奇:“要打誰啊?”

“打金賊啊!”

“就是那些天天來我們村徵糧的嗎?”

張成想了一下,說道:“沒錯!就是打他們!”

“打完他們,還會有人到村裡徵糧嗎?”

張成想了想,說道:“還會有,但是會很少很少,以後田你們自己種。”

“誰說的?”少年明顯興奮起來。

“當今天子說的。”

“天子是誰?”

“天子就是皇帝!”

張成披完甲後,上了馬,說道:“快回去吧!”

說完,他轉身去大部隊集結。

前面的號角聲已經響起來,說明金人離不遠了。

果然,據情報,完顏婆盧火的人距離這裡只有數里。

很快,便能用肉眼看見田野間的騎兵軍團。

“報!宋軍就在前面!”

完顏婆盧火說道:“老子看到了!這些宋狗,跑不掉了吧!”

“都統,此地似乎是君子館。”一個幕僚提醒完顏婆盧火。

“什麼君子館不君子館的!”

“當年宋遼在此大戰,宋軍數萬大軍全軍覆沒,死在了這裡。”那個幕僚朝周圍看了看,看到一個高高隆起的地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