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691章 大戰將起,兵臨雁門關(第一更) (第1/2頁)

加入書籤

“啟稟嶽帥,近日中山府一帶的金軍倒是沒有動靜,也沒有探查到有金賊調運糧草、徵集民夫。”張憲說道。

牛皋說道:“莫非金軍的目標只是河東?”

岳飛快速閱覽完軍政院的敕令後,陷入沉思。

須臾,岳飛才說道:“河東經略使吳玠領兵討伐府州,金人趁機南下太原,金人南下可能與吳玠伐府州有關,但也不排除金軍早已預謀好,會全面南下。”

“原來是吳晉卿伐府州了。”牛皋說道,“不知現在情況如何,吾聽聞,那府州乃是折家經營百年之地,兵多將廣,又有金人支援。”

張憲也說道:“吳晉卿北上,金人南下,恐怕志不在太原,而在於斷吳晉卿之後路。”

“吳帥伐府州,受命於朝廷,我們便不要妄議了。”岳飛說道,“但眼下局勢,我們也是能做些事的。”

眾人看著岳飛,王貴問道:“嶽帥,我們該怎麼做呢?”

“宋金議和,而金人南下太原打破和約在先,我軍出兵便有了理由。”岳飛說道。

既然軍政院的敕令都來了,河北東路防夷備戰,就相當於進入戰時狀態。

根據《大宋靖康軍政》的規定,當進入戰時狀態,經略使可以有臨時發兵之權,不必再需要軍政院上報皇帝,等皇帝批示了。

也就是說,此時的岳飛,可以隨時調動大軍團北上與金人正面作戰。

一聽可以出兵了,而且還是名正言順的出兵,諸將立刻興奮起來。

王貴立刻說道:“嶽帥,下令吧!兒郎們日夜都在等候著!”

張憲也激動地說道:“嶽帥,這一年多來,我們和中山府那個什麼鳥人完顏銀術可好歹也打了數十個回合,雖說都是小型偵查作戰,但兒郎們卻未落下風,何不趁此機會收復中山!”

牛皋也跟著激動地說道:“嶽帥,中山府百姓,無不日夜盼望王師北上!”

“張憲!”

“末將在!”

“再探中山府金軍動向,速速回報!”

“是!”

“王貴!”

“末將在!”

“派人探河間府!”

“是!”

“牛皋!你速速整頓前軍,隨時備戰!”

“末將領命!”

“楊再興!”

“在!”

“我給你神武前軍第一軍第一營指揮使的職位,望你能斬獲軍功!”

指揮使相當於一個小團長,統帥500人。

前軍第一軍第一營是騎兵。

這算是很照顧楊再興了。

當然,機會是別人給的,能否把握住,還得靠自己的真本事。

畢竟這種直接提拔的,都必須快速立軍功,就像趙寧快速提拔岳飛一樣。

楊再興頓時激動道:“末將必不負嶽帥!”

這幾天,原本志得意滿圍攻太原府的完顏撒離喝,在一腔憤怒和恐懼中,快速離開太原北上。

他已經好幾天睡不著覺了,並且在心中把吳玠罵了一百遍啊一百遍!

五月十九日的時候,完顏撒離喝抵達石嶺關。

此時的吳玠主力已經離開定襄,抵達五臺縣。

五臺縣守備空虛,被吳玠快速奪下來,但吳玠依然沒有在五臺縣逗留,而是在這裡短暫補給後,從五臺縣一路北上。

宋軍在五臺山北部山麓的群山山道中行軍。

吳玠只用了三天時間就越過了五臺山山麓,進入代縣地界。

赫赫有名的雁門關便在代縣北面的恆山山脈之上。

雁門關最早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趙武靈王,是他建立了雁門郡,後來李牧鎮守雁門,多次擊敗匈奴。

為什麼雁門關如此重要。

這就與中國北方奇特的地勢有關了。

河東路(山西省)有兩條山脈,西面是南北縱向的呂梁山,東面是如巨龍般的太行山。

後世所謂的山西,就是指太行山以西。

至於這恆山山脈,就在呂梁山和太行山的北部,橫向延綿數百里,將南面的河東路與北面的雲中府(大同)切開。

從代州的雁門關出了關,便是兵家又一必爭之地雲中府。

中原王朝強大的時候,是一定會掌握雲中的。

就像一定會掌握燕地一樣。

一般中原王朝會將後勤中樞設定在太原,代州是長城上的重鎮,從代州出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