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682章 主和派的苗頭?(第一更) (第1/2頁)

加入書籤

目前宋金局勢詭異的地方就在於,金國內部對大宋態度出現明顯的割裂。

高麗戰場上,雙方已經殺得血流成河。

而在河北一帶,絲綢、茶葉、陶瓷、宣紙從大宋一批又一批運往金國,金國的刀、皮革、貂絨、馬和羊,也一批批南下宋國。

雙方的商人賺得盆滿缽滿,大家坐在榷場裡談笑風生,儼然一副多年老友的嘴臉。

更加神奇的是,因府州之戰,牽動的代州金軍南下太原正在成為既定事實,甚至可能在河東與河北引發新一輪的宋金大戰。

這種看起來十分複雜、混亂的局勢,其實暴露了金國內部多方利益集團的矛盾。

新的矛盾撕扯,正在醞釀新的不確定性,並且因為外部矛盾的誘因,逐漸尖銳化。

至少,目前為止,宗望企圖透過戰略詐騙來在大宋內部培養主和派是不現實的。

因為缺乏外部因素。

完顏撒離喝一旦兵臨太原城,就等於告訴大宋所有人,金軍是隨時都會南下的。

那麼大宋內部那些內心早已想主和的人,還有什麼臉四處宣傳宋金能像宋遼那樣有百年和平呢?

四月二十七日,太原府北部的商人最先得知金軍南下了。

到了四月二十八日,陽曲一帶已經傳開,引起無數人的恐慌。

人們丟下貨物,往太原城方向奔逃。

對於普通人來說,金軍南下,那是毀滅性的災難。

到了四月二十九日,金軍南下的訊息已經傳到太原城。

到五月一日的時候,太原城確定了金軍南下的訊息。

此時的金軍距離太原城僅有五十里,如果不出意外,今天傍晚就可以抵達。

河東轉運使兼太原府知府張孝純一邊讓人趕緊召集城外的人入城,一邊給京師發緊急軍報。

得知金軍來了,無數民眾啥也不要了,拖家帶口往太原城內狂奔。

戰爭帶來的巨大恐慌,再一次籠罩住太原。

站在太原城上,可以看到無數人驚恐萬分地往城內趕。

城門口有執勤計程車兵,他們正在維護著進城的秩序。

看到這一幕,張孝純不由得嘆了口氣。

準確的來說,五月一日金軍並未立刻兵臨太原城,五月二日一大早才真正到來。

並且完顏撒離喝采用了圍城打援的辦法,一邊用大軍封鎖太原城,一邊在從府州返回太原的要道上伏兵。

五月初六,金軍南下太原的訊息以八百里急報送到了東京,在東京引起了巨大的震動。

主戰派頭子張叔夜是這樣說的:“太原可能只是開始,河北暫未傳來急報,但金人密謀已久。”

各方勢力在這個時候都活動起來。

至少在五月初六的這一天,東京城的官老爺們都睡不著覺了。

宋金一旦全面開戰,到底有多大影響?

這裡面牽涉到的利益有多深?

宋金的榷場每年流水有千萬貫,到底有多少權貴在裡面有自己的買賣?

如果一旦打仗,沒錢賺了,這不等於要他們的命?

傍晚時分,趙寧召集宰執們,正在討論這件事。

在趙寧看來,這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

他能與金國修兵做買賣,就做好了雙方隨時翻臉的準備。

事實上,雙方已經在高麗打得血流成河。

也正是傍晚時分,王懷吉站在門口,輕聲說道:“官家,宮外有人說要陛見聖顏。”

“何人?”

“是吏部郎中胡玉忠。”

趙寧本來準備說不見、沒空,但一想宰執們都在場,還是要注重影響的,他說道:“朕現在正在和宰執商議事務,你跟他說,朕沒空,讓他寫奏札上來。”

“他說如果陛下不見,他就一頭撞死在皇宮門口。”王懷吉顫顫驚驚說道。

趙寧愣了一下,但他很好掩蓋住了自己的情緒,冷靜地問道:“他有何事?”

“說是關於金軍南下的。”

趙鼎說道:“金軍南下乃是軍國大事,不是他一個小小的吏部郎中該關心的,安排人將他帶走,他若不走,摘了他的烏紗帽,以儆效尤。”

“不!”趙寧冷聲說道,“帶他進來。”

宰執們也不說話了。

聰明的人都知道,有人已經按耐不住了,這是在投石問路。

胡玉忠就是一塊小石子。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