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613章 糧食是不缺的(第一更) (第1/2頁)

加入書籤

對高麗的戰爭,開京城也打下來了,天朝的威懾力也向四方彰顯出去了。

在古代,一般到這一步,也就基本結束了,再打下去也撈不到什麼好處。

這也是朝堂兩派意見相左的根本原因。

王宗濋繼續回懟道:“陝西有數十萬大軍,西賊豈敢亂來!”

蔡懋說道:“西賊若是真的亂來了,金賊會作何反應?”

王宗濋悻悻然,不說話了。

倒是康王說道:“高麗這件事並不簡單,明顯是金賊在背後挑唆,如果朝廷退兵,高麗必捲土重來,出兵復州,不斷擾亂復州軍鎮。”

趙構神色自若,語氣平靜,給人一種溫文爾雅的感覺。

“奪回復州,是金國的目的,高麗的行為,也是金國的指使。”趙構繼續說道,“撤兵意味著將復州的背後交給高麗人。”

“對嘛!”王宗濋也趕緊跟著說道,“現在一步也不能退!”

蔡懋也無話可說了。

政事堂還在吵鬧,沒有一個結果。

倒是肅省院衙門的動作飛快,立刻就派人去青州做調查。

此時,錢喻清抵達文德殿。

“臣參見陛下,萬歲!”

再次見到錢喻清,趙寧非常興奮,他走過來,一把抓住錢喻清,激動地說道:“你終於回來了。”

“陛下,臣並未抓到占城王,請陛下恕罪。”

“無妨,喪家之犬罷了。”趙寧看了看眼前的人,“卿瘦了,也曬黑了。”

“為陛下盡犬馬之勞,是臣的榮幸。”

“這兩年真是辛苦你了。”趙寧頗為深情地說道,不知道還以為他在騙哪個小女生,“過來坐,坐下跟朕好好詳聊。”

錢喻清坐到趙官家辦公的御案前,他心情也很激動,因為他的確有很多話要跟趙官家說。

這兩年的南海之旅,不僅僅只是攻打占城這麼簡單,錢喻清去了很多地方。

“朕想先知道占城的詳細情況,你跟朕好好說說。”

其實大宋朝之前與占城的來往也頗為密切,不少宋人都知道占城的存在。

在朝貢商貿體系裡,占城多次與大宋貿易。

甚至官方也有對占城的文字記載。

但是,那太侷限了。

錢喻清這種在南海遊蕩了兩年的,對南海的瞭解才更加全面。

錢喻清理了理思路,說道:“陛下,占城這個地方,信奉的是天竺人的教義,國內民風溫和。”

“由於瀕臨海域,也喜歡商貿。”

“不僅僅與天朝有往來,有更南邊的三佛齊、闍婆(蘇門答臘、印度尼西亞爪哇)、渤泥、真臘皆有來往,且商貿極其豐富。”

“占城常年如夏,水稻一年三季,甚至冬季也有豐盛的水果,當地人擅長釀造各種果酒,味美甘甜。”

“占城雖無騾、馬,但牛頗為繁多。”

“又有鑌鐵、珊瑚、瑪瑙、乳香等等商品,不計其數,其物產之豐富,令人震撼。”

趙寧問道:“糧食的極限在何處?”

“占城至少可以開墾出一億畝良田,每一畝田的產量是中原的兩倍,產量達到4石。”錢喻清這個小奸商開始給趙寧大奸商算賬,“天朝需要遷移一部分人口到占城,種一億畝田,還要維持其他各行各業的運轉,人口總數至少要在三百萬以上。”

“假設一人一天消耗兩斤糧食,占城一年所吃掉的糧食是11億斤,算上損耗,保守預估,需要22億糧食供給。”

“而一億畝田可以產4億石糧食,也就是480億斤糧食。”

“若是讓占城保持旺盛的糧食供給,提升到每年留50億斤糧食給300萬人吃,則依然還有430億斤糧食可以運輸到天朝來。”

錢喻清這賬一算,趙寧也不由得深吸了一口氣,興奮起來。

錢喻清又說道:“當然,現實情況的不可測太多,臣也只是停留在紙面的預算。”

“沒關係,你的理論是從實踐中得來的,理論可以指導實踐。”趙寧言簡意賅地說道。

“朕不要430億斤糧食,每年能輸送100億斤進來就算很好了。”

畢竟占城的糧食不可能全部運過來,近五分之一拿出來專供內陸,這沒問題吧?

這無疑讓趙寧對東南改稻為桑的國策更加有信心,並且對朝廷後續一系列的基建貨幣超發,都有穩定作用。

這還不算對紅河平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