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591章 那就滅了高麗咯!(第三更) (第1/2頁)

加入書籤

城樓的宋軍用弩箭拖住了一會兒高麗軍的進攻。

城內響起宋軍集結的號角。

大批高麗士兵快速朝都裡城湧來。

城樓的臺階那裡,宋軍弩箭射殺了一批後,雙方快速短兵相接。

高麗人還是太高估自己了。

真正短兵相接之後,他們立刻發現了自己與宋軍的差距。

這種差距,就是沒有打過仗的普通人和在戰場上廝殺下來的軍人的差距。

當張青臨時拉了數百人,提著刀在大街上一路砍來的時候,發現城樓的戰況出乎他的預料。

高麗人的野戰能力,比他想象的還要弱。

或者說,這些並非高麗軍的精銳,只是派了一些很弱的人,組織了一支運輸隊協助大宋建立遼東軍鎮。

指望這些人能攻下都裡城,想法顯然還是幼稚了一些。

張青一路砍殺過來,高麗人起初衝得很兇,現在已經開始潰逃,而城樓的高麗人更是被殺得狼狽逃竄。

那個金俊恩根本沒有進城,當他看見攻打都裡城不利,連忙帶著人調頭就往港口跑。

隨著時間的推移,宋軍開始大批次行動起來。

反擊之順利,讓張青懷疑高麗人是來搞笑的!

下午的時候,訊息已經傳到復州的韓世忠帥府。

當天,大量宋軍開始對附近的高麗人進行清算。

甚至連高麗過來的商人也一併被處死。

這種清算足足持續了五天。

結果就是數千高麗人被殺,還有一部分人跳海,還有一部分人乘船逃跑。

高麗軍對宋軍的偷襲,是一場幼稚失敗的偷襲。

但是,這個時候烏龍卻出現了。

高麗國內部的政治風向隨著鄭知常等人被誅殺,已經開始轉向親金,以至於都裡城的訊息傳回去的時候,立刻被傳遍了。

可能是有人害怕這個訊息惹怒上層,拿自己背鍋,所以不但沒有通報真實情況,反而是這樣說的:在我軍的攻擊下,宋軍潰不成軍,雖然我軍有傷亡,但宋軍幾乎全軍覆沒。

於是,在一種巨大的政治正確的背景下,開京掌權的那群誤以為都裡城的宋軍受到了嚴重的打擊。

急於在金國面臨立投名狀的金富軾,立刻派人將這個訊息草草地通報給金軍。

六月初五,東京城。

趙寧此時還在美滋滋地寫著他的《辨證論》。

他對自己目前在大宋取得的成績很滿意。

尤其是對海貿的順利展開很滿意,對國內經濟作物的佈局也沒有什麼挑剔的。

等張邦昌忙完南邊的事,召他回來一起商討如何解決大理國。

對於他來說,目前更加關注的是內部意識形態和權力結構的重塑。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但是上層建築反作用於經濟基礎。

上層建築通常指政治制度或者意識形態。

靖康七年的經濟結構和領土都變了,權力架構該做調整了,否則就算打下來再多的領土,被權力架構束縛住,也得玩完。

就拿大明朝來說,明初主要是興農業。

但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多元化,後期大航海白銀內流大明,商業崛起。

但大明朝的政體卻無法適應複雜的多元經濟結構,導致了權力架構和社會結構的撕裂,引發廣泛的社會矛盾。

同樣的,現在的大宋朝,海貿一旦全開,基建一旦搞起來,領土一旦擴張,過去的權力架構不但不會起到促進作用,還會適得其反。

然而,現在內部官僚還有相當一部分人是沒有意識到的。

趙寧必須將這本書放到官學堂,讓官員從上到下學習,達成思想上的統一。

趙寧又讀了一遍自己今天寫的,他微笑地點頭,說道:“不錯不錯,就是這個理,先擴張,把地盤擴大,掙脫內卷的束縛,將人口問題梳理出去,再慢慢調整治理方式。”

他越看越滿意。

“陛下!陛下……”

他隱約間聽到文德殿外的聲音,好像是張叔夜的聲音。

不等宣傳,張叔夜已經急匆匆走進來,嚇得王懷吉擋在了張叔夜面前。

“下去。”趙寧對王懷吉說道。

張叔夜臉色難看,這是趙寧很少見到的,這位大爺在靖康元年支援東京城的時候,與金軍廝殺,都眉頭沒有皺一個。

“叔夜相公,何事如此驚慌?”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