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572章 圍困升龍城(第二更) (第1/2頁)

加入書籤

“好,你去發命令,讓各地勤王軍暫時不要動。”

“是。”

“王卿,你去籌備十萬貫。”

“是。”

等交趾使者走之後,吳璘立刻開始調集各指揮營的兵馬,開始新一輪對紅河一帶交趾國禁軍的攻勢。

最最重要的是,有張靈成這個兵部侍郎在手裡,宋軍對紅河北岸禁軍佈防地點簡直了如指掌。

與此同時,也加快了在民間徵集民夫的速度,在紅河岸邊隱蔽之處修建渡口和船隻。

四月初三一大早,在交趾國君臣認為宋軍有議和的趨勢的時候,宋軍對紅河北岸交趾禁軍發動了第二次突襲。

這一次突襲的地點更多,且更廣。

四月初五中午,吳璘再次接到了捷報,紅河北岸駐紮的交趾禁軍幾乎全部被擊潰。

騎兵營正在追殺崩潰的交軍,聽說有些宋軍士兵,連刀都砍翻卷了過來。

交軍死傷無數。

被殺的交軍就地焚燒。

當戰報傳到升龍城的時候,已經是四月初七。

李陽煥聽聞後,氣得暴跳如雷,他質問王騫:“你不是說宋軍議和之意嗎?”

王騫跪在那裡瑟瑟發抖。

劉潭慶則說道:“陛下,宋軍此舉狼子野心,速速告知全城,在紅河南岸組建防禦吧。”

“陛下!臣願意再次前往說服宋軍!”

“已經沒有機會了!”李陽煥怒吼道,“速速再發勤王令,召集各路人馬集結京師!”

“陛下,若是宋軍真的有退兵的意思,我們再集結大軍,豈不是將戰局推向深淵?”王騫說道,“若是和宋軍全面開戰,我朝即便擊退宋軍,也實力大損,此事被占城國知曉,必然會興兵來犯,即便占城國不來,真臘也可能會來,請陛下三思!”

“好!朕就再給你一次機會!”

王騫又去了宋營。

他責問吳璘:“將軍說要退兵,為何又攻擊我軍?”

顏裴在一邊說道:“你們不是還沒有準備好十萬貫嗎?”

“我們若是交出十萬貫,閣下會立刻退兵嗎?”

“只要你交出十萬貫,我們立刻退兵。”

“好!”

王騫又回去了。

此時,升龍城三萬禁軍防禦已經各就各位。

但是勤王令卻遲遲未發。

李陽煥聽完王騫的彙報,不耐煩地說道:“什麼時候可以交出十萬貫?”

“後天即可!”

“好,後天給宋軍!若是宋軍再不退兵,朕就砍了你的腦袋!”

“是是!”

王騫回去的當天晚上,宋軍卻已經開始行動起來。

在剿滅了紅河北岸禁軍後,吳璘果斷下令開始渡河,圍攻升龍城的戰爭算是正式開始。

吳璘先挑選了一批熟悉水性的,趁著夜色,開始以小船渡河。

四月初九上半夜,三千宋軍先頭部隊渡河成功,進入紅河南岸。

隨後大部隊開始跟上。

到了早上,天剛剛亮的時候,駐紮在紅河南岸的交趾國禁軍發現了宋軍的行跡,開始對剛剛渡河的宋軍發動攻擊。

經過一個上午的交戰,第一批渡河的宋軍守住了河岸陣地,為後續的大部隊渡河提供了條件。

初九中午,宋軍渡河的行為傳到李陽煥那裡,他才知道自己這些天,被宋軍耍得團團轉。

而這個時候,王騫的十萬貫也籌備好了。

王騫的死期也到了,下午,王騫的人頭被掛在了城頭。

勤王令這個時候釋出出去,顯然已經晚了。

宋軍這幾天只做了兩件事:

一是快速打擊紅河北岸的交趾禁軍,二是在隱蔽的地方快速修建渡口和船隻。

等到四月初十的上午,宋軍數萬人皆已渡過紅河。

紅河天塹成了一場笑話。

其實紅河平原是西南一塊寶地。

在古代,這裡比多山的兩廣更合適發展農業。

這裡地形開闊,良田眾多,雨水和陽光充足,可以達到一年三熟,並且普及了占城稻。

每一畝田的產量都可以碾壓長江流域的田,更別說產值可憐的河北地區。

並且水網密集,根本不擔心灌溉農作物的問題,還有紅河貫穿,流入大海,是能夠建造海港,實現海運的。

四月初十上午,交趾國的使者再次到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