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553章 東京郵政(第一更) (第1/2頁)

加入書籤

十月初的清晨,天色朦朧。

汴京已是清冷,路上行人明顯新增了衣裳。

時不時吹來的陣陣冷風,頗有了幾分涼意。

雖然沒有春天的盎然,也無夏季的盛榮,但到了秋天,剛剛收穫完,人們的心情也從緊張中舒緩了下來。

走在路上的行人,連腳步也變慢了些,彷彿在告訴自己,秋天到了,天冷了,可以歇息歇息了。

一個少年騎在馬上,穿著一身白色的長衣。

在大宋朝,官員和百姓平日裡的常服,區別不是很大,只是顏色上不同。

這位少年穿著白衣,面容俊秀,劍眉星目,英氣勃發。

能騎馬,說明他是官員。

在大宋朝,無官者,外面著白布袍,有官者,著錦袍。

少年的錦袍顯然也不是普通百姓能穿的。

“彬父,你看那邊。”少年邊上的另一個人說道。

虞允文順著方向看去,在大相國寺對面的大宋農政銀行旁邊看見一行字:東京郵政。

張九成甚為奇怪,他說道:“彬父,我記得兩個月前,這裡還是一處塌房,供從汴河渡口上岸的商貨屯放物什,怎麼突然變成了東京郵政?這郵政是作甚的?”

虞允文說道:“看樣子,是剛掛上去的,能在農政銀行旁邊,開封府衙也在附近,說明這個東京郵政不是一般的衙門。”

“你也不知道?”

“我剛從真定府回來,哪裡能知曉。”

張九成頓時好奇起來:“要不你先去,官家不是召見你麼,我去郵政瞭解瞭解。”

“那我們便暫時在此別過。”

“告辭。”

“等等!”張九成叫住了虞允文,“錢!住房的錢!”

“哦,這事給忘了。”虞允文連忙掏出一袋子,“裡面有二十貫的交鈔,夠你應付一段時間。”

“多謝彬父兄。”張九成笑道,“要不要在下打個欠條?”

“欠條就不必了。”虞允文大笑道,“等你明年高中狀元,再還我也不遲。”

說完,虞允文便告辭,一路向皇宮行去。

張九成到了東京郵政門口,此時郵政的吏員剛剛到來,是幾個年輕人。

“閣下是?”

“在下張九成。”

其中一人愣了一下,說道:“你是張九成?”

“在下是。”

“跟隨楊時求學的汴京大才子張九成?”

“汴京大才子不敢當,卻有跟隨龜山先生求學。”

幾人彷彿見到了偶像一般,連忙作揖:“失敬失敬,早聞子韶兄大名。”

“不敢不敢。”

“子韶兄來此作甚?”

“吾見這東京郵政,甚為好奇。”

一個年輕人笑道:“不若進來參觀?”

“多謝!”張九成也不客氣。

那年輕人為他解釋道:“東京郵政是五天前剛剛開設的。”

“是隸屬哪個衙門?”張九成問道。

“隸屬太府寺,這也不是什麼機密。”

“那是作甚的呢?”

“幫人托執行李、貨物。”

“幫人托執行李、貨物?”

“沒錯。”

“衙門還幹這個?”

那年輕人笑道:“子韶兄誤會了,東京郵政不是衙門,是商社,在商社局登記了的商社,屬於國營商社,統一歸太府寺管。”

“原來如此!”張九成頗有些驚訝,“哪能託運那些貨物?”

“什麼樣的貨物都可以託運,也不限顧客,只要不是違禁品,符合大宋律法的貨物都行,按照標準收費。”

張九成又問道:“那由誰來託運?”

“有專門的郵遞員。”

“郵遞員?”張九成愣了一下,他感覺這個詞還真是精準。

“我若想送物什到河北鉅鹿,也可以?”

“可以,來這邊登記一下,包括物什的品類,目的地,簽收人,當然,還有您的名字、戶籍證明。”

“我若要送一萬石米過去也行?”

“行,按照重量計算價格。”

張九成這算是明白過來,原來是專業的運輸商社。

這還真是新鮮事物。

他起初懷疑郵政無法做到什麼都能郵寄,但轉念一想,郵政不是衙門,是商社。

在趙官家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