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550章 大宋商業的規整(第一更) (第1/2頁)

加入書籤

“王太尉,你到底是何意?”政事堂響起戶部侍郎錢蓋的聲音。

王宗濋半躺著坐在那裡,悠哉地喝著茶,彷彿什麼也沒有聽見一樣。

錢蓋的眼中似要燃燒起怒焰。

“王太尉,那是從淮西運過來,作為京師的儲備糧,你把他們給扣了,到底想幹什麼!”錢蓋就差指著王宗濋的鼻子罵他專權了。

“若是冬季京師糧價大漲,你擔得起這個責嗎!王宗濋,你不要以為你不說話,這件事就可以過去!”

周圍的人都坐在那裡不說話,目光都落到王宗濋身上,似乎也在詢問他到底想幹什麼。

王宗濋說道:“錢侍郎,《大宋商社管理條則》已經頒發了有段時日了吧?”

“你說這個作甚?”

王宗濋說道:“從淮西運來的糧食,是從何處來的?”

“自然是從淮西提舉常平司裡排程過來的糧食,這有問題?”

“自然是有的。”

“什麼問題,你今天不把話說清楚,這事沒完!”

王宗濋說道:“這運糧之人從何而來?”

“淮西提舉常平司找的人。”

王宗濋問道:“這些人在半路可有私吞部分糧食?”

“王太尉若是懷疑有私吞,可以檢舉,讓戶部派人去查,不放心戶部,就讓審計院去查,你以你猜測之名義,私扣京師儲備糧,若是釀成嚴重後果,誰來負責?”

“錢侍郎,我剛才已經問過了,《大宋商社管理條則》已經頒佈有一段時日,按照這份條則規定,淮西的商人規範,也在這份條則的範圍內,運糧的這些人可有歸屬商社名下?商社登記人是誰?本次運糧,他們獲利多少?需要繳納商稅是多少?可有繳納?”

錢蓋被問得愣了一下,說道:“現在是京師儲備糧,馬上要過冬了,你現在說這個作甚?”

“朝廷頒佈了新政,怎能不嚴格按照新政執行?”

“現在還有許多民間商人都沒有登記商社,你不去管他們,來管京師儲備糧的運輸?”

王宗濋呵呵一笑,說道:“我一個個來管!”

“你!”

“宋金榷場馬上要開設了!”王宗濋的臉色陰沉下來,“難道諸位還打算讓一些來歷不明的人,把商品運輸到榷場,跟金人交易?”

他一說到這裡,現場就安靜了下來。

“若是有人私自運輸鐵,誰擔當得起這個責任?”王宗濋繼續追問。

“《大宋商社管理條則》已經頒佈了一年多時間,都不拿它當一回事,那我今天就讓那些自以為是的人,付出一點點代價,這很合理吧?”

王宗濋放下茶杯,一副流氓無賴的架勢。

錢蓋說道:“趙相公,這件事不能拖下去,若是糧食不到京畿提舉常平司,恐怕……”

“王太尉說的也有道理,陛下在今年反覆強調,提舉常平司的儲備糧要單獨出來,以國有商社的形式運作。”趙鼎說道,“從過往給上來的匯總來看,各地提舉常平司對糧食管控非常混亂。”

“大宋二十四路,儲備糧牽涉巨大,如何知曉運輸途中是否有人私吞?”

對於趙鼎的這個問題,眾人保持沉默。

“就這個問題,陛下在《國營商社和官府管制新論》中就提及過,諸位莫非都沒有讀?”

眾人還是不說話。

“陛下的原話,官府管制糧食最大的弊病在於無法標準化、明確化,考績指標不能責任化,造成管制的無效化、大肆浪費。”

“接下來,宋金榷場,大宋和高麗的榷場,大宋和日本的榷場,都會設立,還有大宋與南洋的榷場。”

“商品貿易日漸繁多,官府禁榷越來越繁瑣,如此沒有標準化、明確化,考績指標無法責任化的現狀,如何治理日益繁盛的商業?”

錢蓋也不說話了。

趙鼎繼續說道:“以我看,淮西提舉常平司的常平倉就改為淮西糧儲監,像文思院那樣來治理,每年定目標,給預算,獨立的營收,以營收作為陛下說的標準化、明確化。”

“如此,淮西運糧到京師,到京畿路糧儲監,不要以給的形式,要以賣的形式,10萬石抵達,營收就是7萬貫,年底查賬,一目瞭然,中途若有剋扣,交貨的達不到10萬貫,京畿糧儲監是絕不會支付7萬貫的。這些問題不就解決了?”

王宗濋嘀咕道:“對嘛,現在各地糧食進京一團糟,各地商品入京更是雜亂無章。”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