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548章 金國學大宋?(第二更) (第1/2頁)

加入書籤

藤原靜男說道:“誠如陛下所言。”

趙官家說道:“想必民間商人多有與貴國商貿者。”

“民間確有不少人願與敝國商貿,若是陛下能頒發一道詔令,那兩國商貿之船,必數不勝數。”

趙寧大笑道:“如今已經天下安平,安能不事商貿乎?”

藤原靜男愣了一下。

趙寧豪言道:“準!”

高麗使者鄭常俊自然也不甘落後,走過來敬酒。

趙寧說道:“貴國與天朝已有商貿,不若也全面通商,如何?”

鄭常俊欣喜道:“外臣謝陛下天恩!”

那錫林赫魯見到這場景,在李善慶耳邊小聲說道:“趙官家得意忘形了。”

李善慶小聲說道:“這不正是我們想要看到的局面嗎?”

夜幕漸漸降臨,華燈初上,東京城的夜市也開始了。

趙寧似乎喝多了,回福寧宮便呼呼大睡。

九月初十,燕京的秋風已經頗有些涼意,路邊堆滿了落葉。

宗望拖著疲憊的身子,走到中堂。

眾人站起來,行禮道:“見過殿下。”

“都坐吧。”宗望咳嗽了一聲,臉色有些蒼白。

宗望坐下後,說道:“朝廷已經決定將析津府定為南京,遼陽府定為東京,雲中府定為西京,大定府為中京,會寧府為上京。”

眾人沉默不言。

這些變動自然預示著金國朝堂權力的變動,以及對地方轄制的變動。

在過去,金國的政治權力中心在上京,但是上京距離其他地方實在太遠,無法有效管制。

現在五京制,相當於攤平了金國權力空白。

而且其中東京遼陽府的設立,有防範遼東半島宋軍的作用。

至於燕京,有人私下認為,金國已經準備遷都南下,是為了更好從政治、軍事和文化上多重對付宋朝。

宗望繼續說道:“陛下賜我尚書令官銜,轄制燕京諸事務,以後還望諸位多多協助。”

眾人起身說道:“屬下願為殿下肝腦塗地。”

宗望領尚書令官銜,宗翰領中書令,預示著金國內部權力改制的開始。

要知道,之前是勃極烈制度,勃極烈權力極大,金國國家大事,皇帝必須與勃極烈共同決定。

勃極烈比丞相的權力還大,相當於副皇帝一樣。

但現在的尚書令、中書令,權力邊界就開始逐步清晰化了。

這才是進入帝國集權制的開始。

而且金國想要管轄如此廣袤的土地,對抗日益強大的宋朝,就必須要緩和內部矛盾,充實綜合實力。

宗望說道:“就在剛剛,我收到了汴京傳來的好訊息,宋國皇帝已經答應了我們所有的條件,願意與我們保持和平。”

眾人又是獻上各種讚美之詞。

在這裡的,幾乎都是金國的主和派,其中包括完顏宗磐、完顏昌、完顏宗雋等人。

完顏宗磐問道:“開通商貿也答應了?”

“答應了,除了部分違禁品,其餘商品全部開放。”

“好!”宗磐大喜。

宗磐與宗望雖然都是議和派,但他們的議和理念不同。

準確的來說,宗望也是滅宋派,但他認為金國一味用兵是無法滅宋的。

滅宋必須從政治、文化和軍事層面,對宋進行全面打擊。

例如宗望在燕京開設了文館,招攬北方有識之士,重新修訂、解釋儒家經典。

並呼籲金國上下,以北朝自居,稱呼宋為南朝。

意思是:華夏正統在大金。

這是對金國內部意識形態的一種塑造。

這樣做有什麼好處?

例如現在真定府、中山府的百姓認可的是大宋,如果從這些地方吸收讀書人到燕京,拉攏他們,讓他們重新備註儒家經典。

等他們回鄉,便會認金國朝廷為正宗。

這是行政統治的昇華,對統治地方有極大的好處。

再例如,大量提拔漢人進入官僚內部。

這樣能吸引在宋國不得知的文人和官僚。

最後,在軍事層面初步建立募兵制,達到募兵制與猛安謀剋制的結合,才增強軍事實力,將軍隊重心轉移到遼陽、燕京一帶,以便日後方便對宋發起更大規模的戰爭。

但是,完顏宗磐這個人就實在有些志大才疏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