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546章 虛假的深度和平?(第三更) (第1/2頁)

加入書籤

回回炮的威力很恐怖。

歷史上,蒙古大軍打襄陽打了七年,將無數不怕死的戰士送上去,用屍體都沒能堆出來。

因為襄陽護城河寬最寬的地方有250米,平均寬度也達到了180米。

和金軍攻打東京城時直接攻城不一樣,南方冬天是很少結冰的,即便結冰,也不能走人。

蒙古大軍在這種情況下,自然是啃不動的。

直到回回炮在這場戰役中被製造出來,恐怖的威力直接砸爛了襄陽城牆,摧毀了襄陽守軍的軍心,這座南宋門戶重鎮才被擊穿,世界歷史被改變。

回回炮要製造也不難,它是利用槓桿配重原理,只需要在傳統投石機上改良一下即可。

以大宋朝的科技,只要趙寧點撥一下,要製造這種東西太簡單了。

別說麟州和府谷,到時候拿它去打西夏王都興慶府,直接把城牆砸爛即可。

所以,吳玠才認為這東西即將徹底改變戰爭。

“這是機密。”趙寧繼續說道,“工部會單獨安排人為你製造一些,但你要嚴加保密。”

吳玠興奮地說道:“是!多謝陛下!有了此物,臣必然能更快拿回麟州和府谷!”

趙寧心裡其實已經做好了回回炮被金軍學去的準備了,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

但能延遲就延遲是最好。

這一次宋金將要進入新的議和格局,全面開通商貿。

但回回炮的出現,必然會給戰爭帶來新的不確定因素。

接下來的戰爭,只會更加慘烈。

八月二十一日上午,宋金雙方再次進行了會談。

秉承著兩國和平發展的原則,雙方人員在相互尊重、共謀福祉的基礎上,進行了友好的交流。

最後終於達成了一致:繼續保持和平,雙方在邊境保持克制。

並且這次會談,還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雙方決定開通榷場,全面開啟商貿往來。

八月二十一日的晚報頭條,就是關於宋金議和的。

官話講得非常漂亮。

第二天,各大報紙頭條都開始刊登。

一大早,高俅就給趙寧送了一份昨晚民間議論議和的彙報。

高俅說道:“陛下,這民間開始有傳聞,靖康六年的宋金議和,是第二次澶淵之盟,是宋金百年和平的開始。”

“哦?”

“臣認為,這可能是別有用心之人在亂說。”

“你此話怎講?”

“剛剛談判完,就傳出如此誇張的傳言,莫不是金人的詭計?”

趙寧看了高俅一眼,好傢伙,高俅這廝還真是夠聰明啊!

“我們姑且當它是金人的詭計。”趙寧說道,“金人現在不想打,想開商,金使在東京纏著我們數月,想議和,又在南方慫恿人停戰,無非是想要今天的局面,繼而分化我朝內部,澶淵之盟後,大宋減少軍費,廢除養馬場,軍政頹敗。”

“原來官家都知道。”

趙寧笑道:“金人想用和平來使我們鬆懈,我們自然也可以用和平來麻痺金人,你速速去河北邊境視察一番,宋金榷場開通在即,朕要知道那裡民生的全部情況。”

“是!”

就在宋金議和的同時,東南的風雲卻沒有停下來。

從趙寧的角度來看,東南現在相當於是給吳玠準備軍費,不出意外,還會有一大批人被髮配到邊疆,填補那裡的民力。

八月二十五日,江東的局面變得更加緊張。

戶部、審計院、肅省院的人,先後抵達江寧,就收稅一事,展開了全面調查。

八月二十六日,揚州的淮東轉運司衙門,轉運使王綜言突然收到了秦檜的來信。

王綜言皺著眉頭將秦檜的書信看完,他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是:靖康五年,王司漕與盧益在京師一起喝過茶,現在縱容淮東有人鬧事,或許是同黨。

這句話嚇得王綜言差點沒有當場去世。

他不知道為什麼秦檜會厚顏無恥地胡亂扣帽子,但是現在秦檜權柄極重,這一頂帽子下來,在這種緊張的局勢下,即便他王綜言和盧益沒關係,可能也會殃及池魚。

於是,八月底,之前還在揚州罷考鬧事的那些人,突然罕見地消失了。

與此同時,淮東突然出現了一批鼎力支援新政的官僚,緊鑼密鼓地開始收稅。

到九月的時候,無論是淮東還是江東的官場,風向都變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