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452章 出兵太原!(第三更) (第1/2頁)

加入書籤

那王傳茂被帶了下去。

殿內沉默下來。

過了片刻,趙寧問道:“宗卿,吳玠所說的攻取太原的時機到了,你如何看?”

“陛下,老臣直言,吳玠所說確實有道理,太原在靖康元年淪陷,至今已有四年,太原府百姓無不日夜思念朝廷,金人在靖康二年為了穩定太原局勢,減過賦稅,如今金軍統帥在太原橫徵暴斂,必然失了民心,正是我們出兵的絕佳時期。”

趙寧來回走起來。

之前北邊給過來訊息,完顏杲病死,完顏宗望離開燕京,金國內部必然有一波權力爭鬥。

而太原城缺糧發生在這幾個月,大概與完顏宗望離開燕京也有關係。

若是宗望在燕京,還能壓制住太原的完顏闍母。

但宗望因上京權力鬥爭回去了。

這也側面說明,金國在今年露出了一個破綻。

至少太原現在有一個大大的破綻,太原城民力不穩定,若是宋軍這個時候出兵,早已在太原府民間發展敵後武裝的宋軍,大可以振臂高呼。

只是,趙寧心中多少有些忌憚。

這個時候,大宋內部經歷了大清洗,朝局不穩定。

如果攻打太原失敗,可能會加重北方的經濟負擔,也會導致人心不穩。

一旦如此,朝堂內部各方會想辦法填補這個負擔,必然有人會想著在新政上撈偏門。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這一次抄家也抄了不少吧?

那就用咯!

趙寧問道:“趙相公,你以為如何?”

趙鼎說道:“現在糧食不是問題,問題是太原城固若金湯,能否打下來,若是相持不下,必然有損民力,河東剛有緩和,再加重負擔,恐有不妥。”

趙寧點了點頭,他也贊同趙鼎說的。

“金人現在內部出現短暫的矛盾,太原是一個破綻,對我們來說也是一個難得的機會。”趙寧走到地圖前,他的目光落到了太原府那個位置。

他繼續說道:“一旦我們收復了太原,金軍再想西進與西夏聯合,我軍隨時可以從太原出兵,北上代州,切斷金軍歸路。”

陳規補充道:“如此,便增加了金國以後攻打陝西的風險。”

“沒錯,金軍的戰線被遏制在代州一帶,不能再貿然西進,與此同時,府谷、麟州,則將暴露在我軍兵鋒之下,收回此地,指日可待!”

趙寧說的府谷和麟州,是河東軍事重鎮,位於太原以西,在西夏和金國之間,從西夏立國開始,這裡就是宋遼夏兵家必爭之地。

靖康元年,折可求投降金國,府谷成為金國領地,麟州也淪陷。

所以,其實收復太原,對三國影響極大,尤其是對大宋。

若是能在太原府、代州佈下重兵,金軍還想西進,就只能從大同往西,卻也會忌憚代州的宋軍趁機偷襲。

這等於將西夏與金軍的軍事聯合隔絕開,以後滅夏,金國想要救援難度就會大大增加。

趙寧問道:“如果朕給吳玠兩個月時間,他需要多少兵力?”

宗澤說道:“總兵力十萬可行,其中五萬金軍,五萬廂軍,河東現在總兵力十萬。”

趙寧又問道:“若是在真定府的金軍趁機南下,河北諸軍能否守得住?”

陳規說道:“陛下放心,現在河北有一些城池已經開始用磚,並且每一個城池都備了突火槍,以及充足的弩箭,河北城寨軍制已經成熟,金軍若是敢南下,城池之間隨時相互增援。”

宗澤慷慨激昂說道:“陛下,真定府、中山府、太原府民間的敵後義軍人數也有了一定的規模,現在太原民生混亂,民間無不渴望朝廷王師北上!”

“好!那就打!”趙寧站在地圖前,目光盯著太原,“給吳玠十萬人,朕多給他一個月,讓他三個月拿下太原!宗帥你來籌備糧草,趙相公務必配合!”

眾人道:“臣等領命!”

“務必注意河北防禦,以防金賊從河北南下!”

“是!”

“我朝現在與金人是議和停戰階段,讓吳玠注意開戰的方式。”

“是!”

十月下旬,河東上黨開始飄雪,寒風越過太行山,如同鋒利的刀刃,肆虐人間。

在上黨不遠處,有一座石碑,那石碑彷彿一支擎天巨柱佇立在天地之間,上面刻滿了名字,在最中間有一排字鐵畫銀鉤、蒼勁有力:英雄不朽!

從這裡運輸糧食的軍民,都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