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397章 西北的新開端(第二更) (第1/2頁)

加入書籤

“宋使但說無妨。”

“我朝現在銅錢不足,朝廷面臨著銅荒,所以在推行交鈔,如果你們接受交鈔,會州榷場可以重開,但你們必須遵照你們答應我們的要求,限制軍備。”

李察哥一聽這麼一個簡單的要求,心裡頓時舒緩下來。

但其實趙鼎在這裡面放了一個煙霧彈。

李察哥提出說西夏限制軍備,趙鼎抓住了這樣一個看似敏感的要素,在這個時候提出交鈔概念,讓李察哥認為,趙鼎之所以鬆口,是因為宋人看中的是軍備限制的條件。

為了讓李察哥相信這一點,趙鼎又給出了為什麼會有交鈔的理由,以淡化迫使西夏接受交鈔的目的。

彷彿是在說,朝廷推行交鈔是迫不得已,讓你們接受交鈔,也是迫不得已,你不要多想,我們關注的是你們的軍備。

這是談判的藝術之一。

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不要一上來就提出來,而是等雙方進入到一個極大的爭議點後,對方丟擲一個看似雙方都很在意的點,藉助這個點的掩護,順帶提出自己的目的,以麻痺對手。

李察哥說道:“宋使,這件事我會如實稟報我主。”

隨後,雙方在討論了一些細節後,又各自離場。

李乾順聽完李察哥的彙報後,疑惑道:“使用交鈔?”

“沒錯。”

“銅錢使用得好好的,為何突然要使用交鈔?”

“據臣瞭解,宋朝河北、河東都在推行交鈔,是因為宋廷的確面臨銅荒。”

“那這件事你怎麼看?”

“臣倒是覺得,這對我朝影響不大,甚至有幫助。”

“為什麼這麼說?”

“交鈔在互市的時候,更加方便易攜帶。”

“可是容易損壞。”

“按照宋朝新的交鈔規定,舊交鈔是可以去銀行兌換等額新交鈔的。”

李乾順沉思起來,過了一會兒,他說道:“萬一有一天,宋朝突然規定交鈔作廢,我們手中豈不是拿了一堆白紙?”

“陛下,我們完全可以收一部分交鈔,然後再去陝西的銀行對兌換一批銅幣回來存著。”

“交鈔可以兌換銅幣?”

“可以!”

“萬一他們不讓我們兌換呢?”

“我們可以隱藏身份去兌換。”

“朕還是有些擔心。”

“陛下到底在擔心什麼?”

李乾順又想了一會兒,說道:“我若是趙官家,我直接印交鈔到西北,與大夏交易,他的錢是直接印出來的。”

“那與我們何干?我們收了交鈔,去兌換銅幣,只存一部分交鈔做貿易,我們並無損失。”

聽李察哥這麼一說,李乾順這才相通。

“可萬一某一天,宋廷規定不允許兌換銅幣了呢?”

“那時候我們已經賺得盆滿缽滿。”李察哥笑起來,“甚至我們可以規定大夏國內必須用交鈔,民間用交鈔,就必然交出銅幣來,我們也學宋朝設定一個銀行,強迫百姓用銅幣置換我們手裡的交鈔,到時候,我們手裡的銅幣就更多了!”

“必要的時候,甚至我們可以偽造!”

這一招風險轉移,還真是夠狠。

如此說來,西夏還真沒有什麼損失。

不過偽造肯定是異想天開了,大宋的工藝製造當今世界一流,豈是說偽造就偽造的?

在第四次談判中,雙方終於在多項條件上達成了一致,包括西夏無條件接受交鈔。

無論是李察哥還是李乾順,他們在對待交鈔的態度上,從邏輯層面來說,都沒有錯。

他們可以藉此囤積銅錢。

例如西夏國一年收入五十萬貫,準備二十萬貫的交鈔作為宋夏交易的外匯儲備金,自己囤積三十萬貫銅錢。

這乍一看起來,對西夏有好處。

但實際上,對大宋的好處遠遠勝於西夏。

當兩國存著競爭關係的時候,互利共贏是相對的。

當對大宋的好處遠遠勝於他的敵人的時候,其實在某種程度上,對西夏是處於劣勢的。

要解釋也很簡單,大宋使用交鈔,可以快速解決西北財政問題,尤其是解決青白鹽和戰馬的問題。

這些都是戰略層面的問題,解決之後,可以大大緩解大宋目前的難點。

但是西夏在這場金融新秩序中,獲得的好處的上限很快會出現。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