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419章 洛陽的對抗(第三更) (第1/2頁)

加入書籤

趙寧問道:“讓你監視的洛京,情況如何?”

“臣正要說這事。”高俅將皇城司記錄的文書全部呈遞上來,都是一手記錄。

另外,又給了一份匯總。

趙寧快速看完,問道:“高俅,這份情報是不是有問題?”

“臣愚鈍,不太明白陛下的意思。”

“你是想告訴朕,洛京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官員都為捲入撫卹金案中的洛陽官員打抱不平?”

“不僅僅只有一半,也不僅僅只對朝廷撫卹金案的處理方式有異議,他們經常妄議新政,抨擊新學。”

“哦,怎麼說?”

高俅猶豫了一下,說道:“抨擊新政為惡政,民不聊生。抨擊新學為偽學、亂學,顛倒綱常。”

“具體是何人所言,你總得告訴朕一些名字,不然朕如何相信你?”

“如前秘書省校書郎富定方,他今年三月在嵩陽書院講學,在眾多學生面前說淮西新政致使無數百姓慘死,又直指東京大學之流混入諸多宵小之徒,使朝綱混亂,人心不穩。”

“如現任河南府提舉學事範雩(yu)都在嵩陽書院抨擊過新政,他們在西京儒林有不小的影響力,那富定方更是……”

“行了,朕知道了。”趙寧打斷了高俅,他沒有耐心聽下去了。

總之,隨著新政的範圍逐步擴大,終究是要觸碰到更多利益集團,這是不可避免的。

而且這個範圍越大,反對的人就越多。

甚至不著邊的南方一些地方都開始抨擊新政。

趙寧可以預感到,在不遠的未來,將會有一次空前規模的反對聲音出現。

畢竟現在新農政已經推到了七個路。

高俅站在一邊不敢再多言。

“繼續監視,隨時來報。”

“是,陛下放心,臣都盯著。”

趙寧將話題轉移開,他說道:“秦檜被刺殺,為何這件事不聽他主動說?”

“臣愚鈍,臣也不知道秦尚書為何不上報。”

“你不是一向很聰明的嗎,說說看,隨便說。”

“這……臣斗膽猜測,秦尚書是等著陛下去發現。”

“等著朕去發現?”

“若是陛下發現秦尚書被刺殺,必然勃然大怒,問秦尚書為何不說,秦尚書必然又會說,臣不願意給陛下添麻煩,只是小事。”

高俅故意學著秦檜那一本正經的語氣,看起來十分滑稽。

他繼續學著秦檜那種說話的調調,把聲音壓得很低沉,說道:“臣這些年為國朝鞠躬盡瘁,難免得罪一些小人,他們要臣死,這只是個人恩怨,臣不願因個人恩怨,而影響了陛下。”

趙寧呵呵乾笑了兩聲,說道:“下去吧。”

“臣告退。”

“宣秦檜。”

不多時,秦檜來了。

秦檜一隻手打著繃帶,走進文德殿的時候,腳步明顯比以往更加緩慢,面色也很差。

他還咳嗽了兩聲:“臣參見陛下。”

“秦卿,你這是怎麼了?”趙官家大吃了一驚,連忙走下來,關切地問道。

“陛下,沒什麼,就是前天晚上回家,在家門口被幾個刺客行刺了。”

“好大的膽子!誰敢行刺朝廷刑部尚書,人抓起來了嗎!”

“人都抓到刑部大獄了。”

“這些人是什麼身份?”

“不瞞陛下,都是嵩陽書院的學生。”

“哦,學生?”趙官家故作不知,繼續問道,“嵩陽書院的學生為何行刺你?”

秦檜壓低聲音,有氣無力地說道:“臣這些年為國朝鞠躬盡瘁,難免得罪一些小人。”

“那你為何不跟朕說,朕為你徹查此事!”

秦檜又說道:“這只是個人恩怨,臣不願因個人恩怨,而影響了陛下。”

趙官家大為感動:“秦卿真乃大宋忠臣!”

“陛下垂憐,臣不敢居功自傲。”

“那些學生到底因何私人恩怨要至你於死地?”

“皆是因為在撫卹金案中有一名官員被處死而心生報復。”

“哪名官員?”

“京西北路轉運司衙門支度判官王志,在撫卹金案中,負責撫卹金在洛陽渡口的盤查,他在盤查中私自受賄兩萬貫,證據確鑿,但王志在取進士之前,在嵩陽書院讀書,為官後,又在嵩陽書院講過學,在書院中深受諸多學生擁戴。”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