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370章 抄家致富趙官家(第二更) (第1/2頁)

加入書籤

張擇瑞一時間沒認出來。

“在下胡銓。”

“哦哦,想起來了,對不住,對不住。”

胡銓笑道:“先生言重了,先生也是來陛見的?”

“陛下傳召。”

“先生請。”

“請!”

此時的趙寧,剛看完岳飛送來的捷報,心情激動得不能自已。

他倒是沒想到劉豫這麼快就完蛋了,這真是解除了他心中一隱患。

目前來看,金國想要扶持劉豫噁心大宋的計劃,基本上破產了。

河北一旦恢復穩定,交鈔的推行進度必然加快,對後續宋金金融貨幣戰爭影響甚大。

而且能為他節約出來一大筆費用。

“陝西需要多少錢?”趙寧問道。

戶部尚書梅執禮將戶部度支奏報呈遞上來,他說道:“以目前統計上來的情況來看,陝西撫卹金貪汙空額至少有九百萬貫,軍餉空額有三百萬貫以上,這是這兩個月軍政院、樞密院、戶部、軍督府、審計院提供的數字,已經納入刑部審案中,多方確認。”

聽到這個數字,趙寧一時間愣了一下。

他早已做好心裡準備,但依然震驚。

九百萬貫以上的空額。

第三次宋金之戰,陝西戰死者三十萬以上,每人三十貫的撫卹金,總撫卹金差不多一千多萬貫。

卻有九百萬貫的空額。

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啊!

還有軍費空額三百萬貫。

“目前牽涉的官員人數有多少?”

梅執禮小心翼翼回答著:“目前查到的京畿、京西、陝西牽涉官員人數高達三百八十六人。”

趙寧看了一眼秦檜,秦檜說道:“目前有三百五十人緝拿到刑部衙門,審完了三百人,還有三十六人失蹤,已經下發各路、各州府、縣去緝拿。”

“抄家統計的總資費暫時統計的數額在兩千二百萬貫,臣預估總數額在三千七百萬貫。”

三千七百萬貫?

這當然還包括了各種古董、字畫、房產、田產一類。

不過,恐怕最後總估值怕是在四千萬貫以上了。

這是什麼概念?

大宋百年來,鑄造銅錢總額在2億貫左右。

當然不包括鑄造的鐵錢和發行的交鈔。

大宋巔峰時期的國庫收入是6000萬貫。

大明朝國庫巔峰收入也就兩千多萬兩(貫)。

將這條線撕下來,抄家就抄出了這個數。

其他地方呢?

如此看來,這大宋的貧富差距,已經是極端化。

頂層的一小撮人掌握了社會95的財富了!

這幫人吃得腦滿肥腸,卻連一點點渣渣都不願意漏給下面。

至於秦檜在這裡面拿了多少,趙寧暫時不準備去調查。

趙寧點了點頭,說道:“儘快將錢充入國庫,古董字畫什麼的都賣了,朕不需要那些,能多賣些錢就多賣些錢,陝西打仗,之前欠下的撫卹金必須補上,軍費也不能少。”

梅執禮說道:“臣遵旨,戶部已經從樞密院調過來名額,一部分撫卹金補發已經在路上。”

趙寧又看著趙鼎,問道:“新的官員任命如何?”

趙鼎說道:“京畿、京西各州府空缺出來的知府、轉運官人選已經初定,有一百二十名新官員任職下去,這些新官員都是從新官學院挑選出來的。”

這件事經歷了兩個月,終於慢慢在理順。

眾人退下後,胡銓和張擇瑞到了文德殿。

“臣參見陛下。”

“免禮。”

張擇瑞說道:“不知陛下召臣來有何事?”

“朕想讓你做一件事。”

“請陛下吩咐。”

“給陝西、河東、河北,還有京師,各畫一幅畫。”

張擇瑞一臉懵逼:“請陛下明示。”

“自東京之戰一來,國朝陣亡者不計其數,忠烈祠中忠魂英靈甚多,汴京之外,上黨,太原、中山、河間,延安,還有長安,無數仁人志士埋骨青山,朕每每想起,不由得悲痛萬分。”

“為感念他們對國家的奉獻,朕想讓你將畫一些戰爭的場面,記錄下來那些事。”

“朕會讓人將畫印出來,在民間傳唱,也為流傳後世,讓後人永遠記住他們。”

張擇瑞連忙道:“若是如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