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334章 匹夫一怒,尚且血濺三尺!(第二更) (第1/2頁)

加入書籤

每次見到岳飛,趙寧心頭都倍感踏實。

在文德殿內,岳飛彙報了這數月在淮西的經過。

淮西的地方動亂,對於岳飛來說只是小兒科。

趙寧之所以派他去,無非就是讓他多帶兵出去歷練歷練。

“鵬舉,朕打算派你去阜城,你可願意?”

“全憑陛下調遣。”

“現在河北、河東民間有眾多盜匪,聚眾作亂,為禍一方。”趙寧遞給岳飛幾份文書,“而東線軍防又相對薄弱,所以朕才想讓你去阜城。”

“阜城位於河間府南面,河北西路與河北東路之間,朕希望你能在那裡大展宏圖。”

“臣必不辱使命!”

“現在你軍中有多少騎兵?”

“有騎兵三千。”

“若是打十萬人的大會戰,你三千騎兵可夠?”

岳飛想了一下,說道:“若是能增加到六千是最好。”

“好!朕就給你增加到六千,並且每一騎配置三匹馬!”

“陛下,現在戰馬數量不夠,若是如此配置,臣擔心其他軍恐怕……”

“你不必擔心,朕自有安排。”

“是!”

岳飛剛回京師遞交了兵權,又到軍政院重新領兵符,點了人馬,便快速北上,前往阜城。

十月十三日,東京城講武堂有三百名級別不等的新軍官從京師出發,一路前往陝西六路。

十月十四日一大早,高俅跑到文德殿:“陛下,那個王秀才找到了。”

“人在何處?”

“現在在皇城司,這是初審的文書。”

趙寧趕緊接過來,迫不及待地開啟。

饒是他已經知道西北軍政之腐敗,當看完這個王秀才的供書後,依然感到震怒。

“去,讓楊沂中到皇城司。”

“是。”

連早飯都不吃了,趙寧直接趕往皇城司衙門,楊沂中早早在皇城司門口等候。

“參見陛下。”

“走,進去見一個重要的人。”

很快,趙寧見到了那個王秀才。

高俅說道:“現在在你面前的是當今大宋皇帝陛下,你可以將你知道的都說詳細一些,絕不可有半個字是假的,懂嗎?”

那王秀才聽聞後,激動地說道:“草民拜見陛下,萬歲。”

宋朝的秀才可不是明朝那種有功名的秀才,宋朝如果不能考取進士,之前靠的就作廢,得從頭靠。

所以民間一般稱呼秀才,是指這個人過去有秀才這個名銜,一種習慣稱呼。

這些落榜的讀書人,大多數去做吏員了,例如這個王秀才。

他本名叫王彥賓。

“朕問你,你說整個延安府的撫卹金髮放都存在著貪汙,可是真?”

“千真萬確,草民是延安府一名吏員,在延安府當差有五年,靖康二年的軍糧排程、軍餉發放和募兵,草民都參與了。”

“其中軍餉發放也存在重大貪汙,普通士兵每月的月餉有四百文,但最後到他們手中的不到一百文。”

“靖康二年,宋金之戰前,朝廷運送了一大批甲冑到陝西各路,延安府竟故意隱藏甲冑,秘而不發。”

“為何?”

“不知。”

楊沂中皺起眉頭,沉重地說道:“可能是為了儲存實力,送新兵上去送死,消耗金軍。”

趙寧臉色鐵青,但好在情緒還很穩定。

“靖康二年,每人規定的一天一斤糧食,士兵們到手的實際上只有半斤,甚至不到半斤不到。”

“糧食也扣?”

“草民親自參與過糧食發放。”王彥賓繼續說著,他的情緒似乎有些激動,“靖康二年的延安那一戰,十二萬將士戰死,許多士兵是餓著肚子上的戰場!”

他說到這裡,情緒失控了,用頭撞地,大哭起來:“請陛下為死去的將士伸冤!”

“你為何敢站出來,你可知你站出來指責他們,便是命懸一線!”

“草民家中有三兄弟,草民為長兄,草民的二弟和三弟盡數戰死在延安!草民去為他們收屍的時候,發現他們連一雙鞋都沒得穿,雙腳已經動爛!”

他此話一出,在場的無不動容,趙寧差點沒有站穩。

他原本已經知曉必有官員貪汙,卻沒想到那些人竟然貪汙到如此地步!

他緊緊握住劍柄,手背上暴起了一根根青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