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324章 錢家聚會(第一更) (第1/2頁)

加入書籤

趙寧故作疑惑道:“哪個易安居士?”

“自然是當年才情滿京華的李先生。”

“原來是她。”

錢槿姝忽然止住腳步,轉身看著趙寧,很認真地說道:“李先生不久之前剛經歷了亡夫之痛,心情苦悶,本不願出來,我也是邀請了好幾次。”

她顯然是在提醒趙寧,李清照剛剛喪夫,狀態不是很好,待會說話的時候,要注意一些,不要挫人傷疤。

趙寧點了點頭。

他自然是知曉的,國家安危,決定個人命運,在兩宋之交可謂體現得淋漓盡致。

李清照早年生活優渥,所以她寫的詞是這樣的: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可以看出,閨中少女愛飲酒,喝醉第二天醒來問自己的丫鬟外面情況如何。

還有這樣的: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可見李清照少女之時,便是個小酒鬼,一邊飲酒,一邊欣賞著清理、淡雅的自然風光。

而等靖康恥後,李清照顛沛流離到南方,寫的詞是這樣的: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趙寧問道:“你與易安居士相熟?”

錢槿姝笑道:“我是她的學生呀。”

“易安居士現在在……”

錢槿姝顯得很開心,像一個活潑的百靈鳥,她說道:“在東京大學任教,今年七月到的,傳聞是今上欽點她到東京大學教書。”

趙寧確實跟禮部提過,讓他們把李清照請來東京大學教書。

趙寧說道:“你入東京大學不是去報商學院?”

錢槿姝說道:“我更愛詩詞。”

“為何?”趙寧倒是好奇起來。

錢小娘子天資聰慧,看問題鞭辟入裡,他以為這丫頭進東京大學後,會去商學院去。

商學院現在的《大宋流水線策論》非常火爆,今年卒業的不少學生,聽說被民間一些商人高薪聘請過去了。

這在大宋朝也是非常常見的。

大宋商業發達,也不歧視商人,又是一個重文的時代,但不是每一個文人都能中進士。

還有千千萬萬讀書人沒能考中,他們也要生活。

於是教書、寫字,被一些商人聘請,被一些衙門聘用成吏員等等。

在趙寧的眼裡,錢槿姝應該是要去東京大學深造一番,然後出來發展家族產業的。

錢槿姝卻說道:“詩詞能抒發個人情懷,尋求自我,我相信,今上命人請李先生前來東京大學,應該也是如是所想。”

“尋求自我很重要?”

“尋求自我當然重要,世事無常,人要堅持本性,才能善始善終,再說了,人總要有些閒情逸趣,否則漫長人生,豈不枯燥乏味。”

趙寧道:“你的意思是,保持初心,方得始終?”

錢槿姝一驚,讚歎道:“趙官人這話說得極是,便是這個理。”

其實趙寧不僅僅聘請李清照入東京大學,他還聘請了這個時代無數文學家、思想家、藝術家入東京大學。

一個強大的國家,不能只有武力,還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

若空有武力,若民眾只知打打殺殺,逞勇鬥狠,不修內才,不懂思辨,與蠻族何異?

那叫強而不盛。

強而不盛者,如空中樓閣。

中國疆域不說充話費送的,是強大的中華文化海納百川支撐起來的。

兩人說話間,進了錢家。

錢家今晚可真是熱鬧得很。

後院不僅支撐起燭燈,照得通明,還擺著桌椅,桌上有果脯、美酒。

甚至一邊不遠處還擺著燒烤架。

人類從原始時代開始吃烤熟的東西。

而自家玩燒烤這種事可以追溯到先秦時代,那是有專門的燒烤架,燒烤的鼎盛時期便是在宋朝。

有雞鴨、魚、鳥,還有獐,一邊擺滿了香料,還有芥末醬。

在胡椒傳到中國之前,宋人酷愛吃芥末醬。

不少年輕男女皆在,看樣子都是錢槿姝的同窗,還有一些中年男子,正在與錢喻清聊天,看來是友商。

錢家宅院很大,後面庭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