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310章 宋金雙方爭先改制?(第二更) (第1/2頁)

加入書籤

趙寧依然不為所動,直到其他官員也紛紛說道:“陛下,且聽金使如何說。”

趙寧這才坐回去,看著錫林赫魯,說道:“金使免禮吧。”

“謝大宋皇帝陛下。”

錫林赫魯這次是帶著重要的政治任務來的。

這個政治任務就是,一定要與宋議和。

錫林赫魯又說道:“小使代表大金國皇帝陛下,向大宋皇帝陛下致以真誠的問候,大宋皇帝陛下聖安。”

趙寧淡淡說道:“朕安。”

錫林赫魯雙手奉上,說道:“這是大金國皇帝陛下的國書。”

李若水走過去,將國書拿過來,檢查了一遍,確認沒有問題,然後遞給內侍王懷吉,王懷吉再走上臺階,呈遞給趙官家。

趙官家取過來,看起來。

都是一些標準的套話,核心意思只有一個:停戰。

歲幣不要了,也不要求互市了,為了兩國百姓,停戰吧。

這他媽的!

說得他完顏吳乞買彷彿是和平愛好者一樣。

要不要朕給他頒一個“諾貝爾和平獎”?

趙寧匆匆看完完顏吳乞買的國書後,說道:“朕同意了。”

錫林赫魯以為這次陛見趙官家會向那些漢人文官寫的奏疏一樣又臭又長,豈料那趙官家答應得如此之快。

既然完成了任務,他也沒有必要在東京多待。

這大宋,無數人天天蹲守,做夢都想將他們這些金使錘成肉泥扔去餵狗。

此地不宜久留。

於是,在靖康四年,這個秋高氣爽的下午,宋金兩國明面上的議和終於達成了。

但雙方都知道,那只是寫在契約上的議和而已。

人類這種生物,達成契約的時候,雙方都表現出前所未有的真誠。

但轉眼撕毀契約的時候,臉上的一根毛都不會動一下。

九月初三,也就是金使剛剛離開東京的第二天,趙寧便派人快馬加鞭前往大名府和滄州,宣宗澤和李綱回京。

九月初四,楊沂中(楊存中)正式被任命為軍督府都督,統領軍政監察。

九月初五,趙構被任命為京東兩路農司使,立刻啟程前往應天府,著手京東兩路農業。

九月十五日,錫林赫魯回到燕京,向完顏宗望彙報了此次出使大宋的結果。

聽完彙報後的完顏宗望也鬆了一口氣。

他的《宋興論》已經派人悄悄潛入大宋,只待成效。

劉彥宗說道:“殿下,既然宋國同意停戰,那接下來,榷場交易是否要多點擴大?”

“去辦吧,多點擴大,將商貿程序加快!”

“是!”

宗望開始給完顏吳乞買寫信。

他寫的這封信,關乎到金國接下來內政。

既然雙方已經停戰,金國不僅僅要趁機討伐蒙兀,還要從內部開始整頓。

金國內部民族矛盾衝突激烈,國土範圍空前擴大,如若再不改革漢制,必有亡國之危。

他給完顏吳乞買提的建議大致分為以下幾點:

一、取消勃極烈制度,以漢人的三公,三省六部九卿制治國。

二、設立文官,籠絡天下士人。

三、奉行一體制,廢除遼國南北兩面制。

第三點是指當年遼國在國內一國多制。

但是宗望認為,這種一國多制,不徹底漢化正是遼國亡國的根本原因,朝廷對地方控制薄弱,地方尾大不掉。

四、設立樞密院,推行募兵制。

這四點,都只有一個核心:加強皇權!

取消勃極烈議政,軍國大事皇帝一人獨裁。

設立文官治國,穩定各州府,修理內政,這樣就能取代原本女真軍事貴族對地方的干預。

奉行一體制就更加徹底,直接漢化,加強朝廷對各地的嚴控。

而設立樞密院,無疑是針對完顏宗翰等人。

樞密院掌軍政,意味著之前的元帥府要交權。

至於募兵制,就更徹底。

女真之前的軍隊是猛安謀克,相當於唐朝的府兵制。

這個制度既耽誤農產,又容易誕生將領的私人軍隊。

例如宗翰、兀朮等人都有自己的私人軍隊。

但募兵制就不同了,募兵的權力在樞密院,誰私自募兵就是造反。

這也是大宋朝從開國開始,就沒有一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