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93章 京畿路新政特區(第二更) (第1/2頁)

加入書籤

三、地方上的官戶和形勢戶一旦全部反對,矛盾衝突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最終不能收場,所以需要一些策略。

策略趙鼎給出來了:對於地主們,拉一派打一派。

所謂的拉一派打一派,是先穩定地方上有威望的地主,讓他們起個頭,把他們穩定住,其他地主再反抗,也有了忌憚,朝廷也有了底氣。

如何穩住?

給鹽引和茶引!

改革的反抗,無非一個字:利益受損。

既然利益受損,就給他補上,把他的虧空補上後,讓他老老實實做表率。

至於以後,田都交上來了,以後你要麼跟朝廷一起好好做買賣,不乖就換人。

趙鼎提出這一點的原因也是這一年多,趙鼎在京畿路還是扶持了不少商人給前線提供糧草的,本身就根基在。

這三點說完後,趙寧再補充了一點:“置大宋日報,於京畿路四輔,設定日報分社,佔據輿情制高點。”

趙鼎微微一怔,連忙說道:“官家提醒得是。”

輿情控制,涉及到民眾的行為,民眾的行為在這一次的改革嘗試中是重中之重。

大宋日報已經開設了一年多,培養出一批為皇帝寫文章的筆桿子,根本不愁沒有人,全部提拔起來分派到京畿四輔之地。

“日報先談金人戰事,再談糧價,渲染危機,讓民眾知道朝廷現在的處境很難,他們自身也面臨著巨大的危機。”

這叫把民眾綁到朝廷這艘船上來,不斷加深“大家一榮俱榮的印象”。

民眾不斷接受這個思想,到時候對地主再動手,民眾必然會鼎力支援朝廷。

有民眾的支援,大局蹦不了。

“是,臣這就辦!”趙鼎被趙官家補充的言論搞得激動起來,“對了,提改制的這個人必然面臨巨大的壓力,此人……”

趙寧說道:“諸位都是朕的股肱大臣,金人忘我之心不死,大宋百年弊政已經到了不得不改制的地步!”

眾人連忙說道:“願為陛下身先士卒,死而後已。”

“好,陳司農!”

陳東出列:“臣在!”

“京畿路新農政,就由你來提報。”

“臣領旨!”

“李光。”

“臣在!”

“京畿路轉運司衙門所有官員全力配合陳東的新農政,有官員不配合者,一律罷免!”

“臣領旨!”

“高俅。”

“臣在!”

“金人細作恐怕已經滲透我大宋,你速速著皇城司班直,於京畿路四輔之地,抓捕金人細作。”

“是!”高俅應了一聲,這哪裡是抓細作,這分明是監控四輔輿情,隨時做彙報。

“張叔夜。”

“臣在!”

“近日民生凋零,盜匪四起,你速速調遣禁衛軍,駐紮京畿路四輔之地,嚴加防守。”

“臣領命!”

眾人退下後,獨留趙鼎在文德殿。

“官家,還有何吩咐?”

趙寧走到地圖前,他盯著大宋地圖,說道:“趙相公,朕最近一直在思索一些問題。”

“不知官家有何憂慮?”

“我們做這些是為了什麼?”

“自然是為了大宋百姓。”

“朕是說,有沒有一些清晰的目標。”

“目標?”趙鼎有些錯愕。

趙寧想了片刻,說道:“朕要定個大的目標,任何一個階段要做的事,都是為了這個大目標,新政的開啟,是需要一個大目標的。”

趙鼎被皇帝這句話說得愣了一下。

趙寧看著金國地圖,又看了看西夏地圖。

“陛下的目標,自然是抗金。”

“若是要滅金呢?”

“這……”

趙鼎有些遲疑,滅金這種事,恐怕朝堂上下沒有人想過。

畢竟大宋朝跟遼國對峙了一百多年也沒能滅遼,而現在金國展現出來的勢力實在強悍。

“趙相公遲疑了,朕就來定下這個目標,滅金!”

趙鼎沒有激動,反而是感覺壓力很大,如果目標定出超出實際能力範圍,就只是空談了。

大宋一百多年,連燕雲十六州都沒有收回來。

“滅金是大目標,朕再來定一個十年計劃,十年計劃的目標,將宋金之戰拖入持久戰,先滅西夏,如何?”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