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12章 大宋的金融危機(第三更) (第1/2頁)

加入書籤

700萬畝田,每畝均價05貫,一共也就只需要350萬貫。

也有大臣其實提過比較粗暴的辦法:全部沒收。

那肯定是不行的,這要那樣,引發的連鎖反應立刻傳遍大宋二十四路,大好的局面必然被搞砸。

前不久,楊秉那群人被殺,抄家,數十名官員連帶抄出來了近150萬貫。

這一次的暴亂,又抄出來了150萬貫,再加上抄出來的田。

這樣一核銷,從新政頒佈,到現在朝廷把田全部買過來,其實趙寧一分錢都沒花。

而且還收了400萬石夏稅上來。

空手套白狼,還把京畿路土地兼併的問題給解決了。

並且還趁機可以壯大農政司,整頓京畿路稅務。

一舉多得。

七月十六日,戶部的官吏,立刻出了京師,分頭行動,開始在京畿路各州縣出手買田。

並且朝廷的政令也下發下去了,州縣的官員趕緊穩定各地關於田的爭議,朝廷準備出手穩定民生了。

這件事一公佈出去,簡直在京師引發了山洪海嘯,尤其是在東京城。

趙官家為了穩定民生,竟然要出手購買京畿路所有田,這是多麼的愛民如子啊!

趙寧的聲望在這一刻簡直刷到了天上。

七月十七日,火燒雲染紅了半邊天。

許久不現身的王宗濋回來了。

王宗濋哼著小曲,邁著歡快的小步伐,進了宮,到了文德殿。

看見趙官家後,王宗濋臉上綻放出花兒一樣的笑容:“官家,臣從江寧回來了。”

趙寧放下手中的毛筆:“回來了。”

“官家,好訊息哦!”

“什麼好訊息?”

“江寧的香皂賣了兩萬塊出去,進賬200萬貫!”王宗濋嘎嘎大笑,笑得下巴都快掉下來了。

“官家,江寧那些人,對香皂的喜愛,甚過於東京!”

趙寧也大吃了一驚,問道:“哪裡來的那麼多有錢人?”

“臣在江寧找了幾個大商人,把貨統一賣給他們了,他們自己去揚州、蘇州去專賣,但是錢已經進賬。”

好傢伙,王宗濋這老小子連渠道商的遊戲都會了!

說來也是,大宋朝收商稅中,有一種手段叫撲買制,就是商稅承包制。

在小地方,劃定一個具體的商稅稅額,再合作承包商,定期找承包商拿錢,承包商再下去收商稅。

宋朝在商業這一塊玩得五花八門,王宗濋能想到渠道商,倒也合情合理。

“對了,官家,您看,這是臣最新給香皂取的名,清玉閣,清雅如玉一般。”

王宗濋像打了雞血一樣,以前也不見他這個樣子,自從被安排去賣香皂,彷彿開啟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

“朕還有一個提議。”

“官家吩咐。”

“將太府寺給你來管,以後你就是朕的太府寺卿,如何?”

宋朝的太府寺可不是一般的衙門,它是當年王安石變法的核心衙門。

既然現在新政都徹底公開了,趙寧也不怕開始大搞商業新政了。

太府寺主要掌管國家財貨的政令,以及庫藏出納、商稅,平準、貿易等事。

又領左藏東西庫、內藏庫、奉宸庫、祗候庫、元豐庫、布庫、茶庫、雜物庫、糧料院、審計司、都商稅務、汴河上下鎖、蔡河上下鎖、都提舉市易司、市易上界、市易下界、雜買務、雜賣場、交引庫、抵當所、和劑局、惠民局、店宅務、石炭場、香藥庫等部門。

王宗濋微微一愣,不待說話,趙官家繼續說道:“商稅和審計從太府寺拿出來,以後你專心辦太府寺,將你的清玉閣納入進來,如何?”

“官家,這這這……臣愚鈍,臣才疏學淺,這太府寺臣恐怕難當大任!”

“誒!舅舅,你怎麼能如此妄自菲薄,你可是朕的臥龍!這件事非你不可!朕很看好你!”趙寧臉上綻放著我都是為你好的笑容。

“真的嗎?”

“當然是真的,你看你賣香皂賣得多好!”

王總摸了摸臉頰,說道:“官家,為什麼是臣?”

“你是朕的大聰明,放眼朝堂,誰能把香皂賣到一百貫一塊民間還搶斷貨的?誰?除了你王宗濋,沒有人能辦到!”

王宗濋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趙寧繼續吹捧道:“朕不僅僅要讓你來管太府寺,還要給你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