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09章 蠢蠢欲動的金兀朮(第三更) (第1/2頁)

加入書籤

一邊的完顏昌則插話說道:“殿下,宋軍之強,今時不同往日,我軍剛吃敗仗,軍心不齊,後勤乏力,再次大軍南下,於我們未必有利,我是認為當派使者,前去汴京,以求議和,使宋朝年年上貢。”

完顏昌這次是打了大敗仗的,完顏宗輔在寫戰報的時候,把幾乎所有責任都推到了完顏昌身上。

但是我們的戰神完顏昌……不認!

完顏昌:你是東線統帥,你打敗仗,怎麼能把責任全部推給我?誒,我就是不認!你拿我怎樣,你用鞭子抽我啊!來啊!用力一點!

完顏昌不但不認,在被召回上京的路上,還順道跑去燕京去找完顏宗望,言語之間的意思是,希望完顏宗望能在朝堂上為自己說說情。

他也知道宗望不是個急著滅宋的人,正好投其所好。

實際上,主和派在金國抬頭,完顏宗磐在上京大肆宣傳趙寧的《論宋金之戰初期》,從第三次宋金之戰的多方面分析宋金目前的局勢。

搞得是有聲有色,而金國朝堂也出現了相當一批主和派。

金國雖然有消耗,但大宋顯然消耗得更多。

論起分析雙方綜合實力,主戰派們認為大宋現在就是強弩之末,金國哪怕時期受損,咬著牙南下,打區域性戰爭也是能打的。

雙方各執一詞。

而主和派領軍人物完顏宗望被委派到燕京,主持軍政,讓人著實看不透金國內部的局勢變動。

宗望說道:“我倒是對趙官家的新政頗感興趣,五十畝田以上者,十抽五,這是要壓制地方豪強,而且聽聞他去年便悄無聲息推出均田承租政策,劉僕射,此事你怎麼看?”

“趙官家這番做派,卻有抑制豪強之意,從他整頓宗室來看,已經表現出來,宗室案只是現在新政的一個鋪設。下官認為,趙官家是在冒險,成則國庫充盈,敗則……”

“則如何?”

“宋朝分裂割據,內亂叢生,不攻自破。”

宗望思忖片刻,不由得點頭,又問道:“你認為他有幾成把握成功?”

“一成不到。”

“為何?”

“自古中原王朝,能成功改制的,唯有當年的秦國,然商鞅變法之時,秦國國土狹小,戶籍有限,難度相較更小,此後的中原王朝,地廣人多,內部極其複雜,豈是隨意能改制的?”

宗望點了點頭,他顯然是贊同劉彥宗的話。

劉彥宗所言的確有理,華夏地大人多,古代交通有限,資訊傳遞有限,改制難度極大。

人類從農業時代跨入工業時代,此後的不斷革新,本質上是交通革命和資訊革命兩類。

解決交通和資訊流通,大大加速了各地往來,打破地緣隔離,進入商品時代,催生資本群體,進一步加速資本時代的到來。

而資訊革命就更加可怕,將世界拉平、縮小,空前加強朝廷對各地的有效管制。

這些都是生產力和社會模式的改變,催發的改制,順者昌,逆者亡。

但是在12世紀的大宋,生產力不變的情況下,想要翻天覆地?

那是違揹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

雖然不看好趙官家在京畿路的改制,但是宗望還是對這些產生了強烈的好奇。

與宗翰的強硬滅宋不同,宗望更希望當務之急解決金國內部矛盾。

金國短時間吞併遼國,拿下大宋的一片地盤,內部治理是非常混亂的。

他更希望向中原王朝學習,從官制、文化上,融入中原王朝的那一套,來穩定金國內部的情況。

當年遼國也是因為吸納了中原王朝的許多東西,才能真正立國,從遊牧民族的汗國,衍化進入帝國。

可以說,遼國是歷史上,遊牧和農業結合最成功的帝國。

它的一國多制,漢人在國內起到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

宗望說道:“那我們便靜觀其變,看看這位趙官家能玩出什麼花樣來。”

他隨即又說道:“不過有一點我倒是很好奇,前方傳來的情報,說宋朝官員圍攻新政衙門,被抓出來兩個官員,一個叫楊秉,一個叫王忱,但前方說我們並沒有安插這兩個人。”

劉彥宗微微一怔,立刻說道:“殿下,這是宋國皇帝的用的詭計!”

宗望立刻明白了,不僅不生氣,反而笑起來,說道:“這種借刀殺人,真是漂亮,我對宋帝越來越感興趣了。”

為了防止上京聽到這個情報後,極度興奮,宗望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