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95章 天子上六軍(第一更) (第1/2頁)

加入書籤

“捧日左廂、右廂,已經補齊,各有七千五百人,共計一萬五千兵力。”

文德殿中,張叔夜如實彙報著。

“天武、龍衛也已補齊,兵力各有一萬五千人,神衛尚有5000的缺額,正在招募。”

此乃天子上四軍兵力。

“上次收受賄賂去趙野新府做工的都頭,軍督府已審判完成,於昨日斬首示眾,傳首三軍。”

按照大宋朝軍隊的編制,都、指揮、軍、廂、番號軍。

一個都是100人,五都一指揮,指揮相當於營,也叫做指揮營。

五指揮為一軍,這裡的軍是小軍,相當於團的概念,人數在2500人。

小軍上面就是廂,廂分左右,十小軍為一廂,左右廂共計五萬人。

這是常規編制。

往日的天子上四軍編制兵額就有20萬,不過真正實際的兵力才4萬而已,空額非常嚴重。

此次重新整頓中央禁衛軍的第一要務就是整頓空額,規整編制。

趙寧顯然不準備按照傳統的編制把一個廂整出兩萬五千人。

為什麼?

因為現在能指揮大團軍的宋軍將領沒幾個。

宋軍最大的短板就是遇到大規模會戰,指揮失靈。

既然如此,乾脆先控制每一個廂的人數。

暫且定在7500人。

張叔夜又說道:“按照陛下的意思,拱聖軍列入上軍,又編制神武軍,是為天子上六軍。”

趙寧看完這最新的禁衛旅編制,感到很滿意。

神武軍當然是給岳飛留著的,岳飛軍的番號就是神武軍。

歷史上岳飛軍的番號叫神武后軍。

什麼岳家軍不岳家軍,那是民間的叫法,就像大家也叫韓世忠的軍隊韓家軍,張俊的軍隊張家軍一樣。

更搞笑的是有人說因為叫岳家軍所以被殺。

那楊家將豈不是要被夷族?

趙寧又看了禁衛旅的今年軍費開支。

好傢伙,預算直接報了1000萬貫。

再一看,呵呵,還都是必須的開支。

開支主要分如下四項:俸祿、日常糧食、軍備、戰馬。

俸祿從之前的600文每月,漲到1000文每月,這算是合理的,畢竟是天子上軍。

糧食一人每天按照15斤算,畢竟每日軍訓加強,體力消耗巨大。

軍備,包括甲冑、刀劍、各種鈍器、弩弓等等,按照每人120貫算。

最後是戰馬,每一軍中編制有2000騎兵,每一個騎兵配置兩匹馬。

這一算下來,精準的費用是8750625貫!

其中糧食要吃20萬石(2400萬斤),但算是運輸的耗羨,以及後勤人員的消耗,糧食至少要準備70萬石(8400萬斤)。

其餘則是後勤。

所以啊,軍隊就是燒錢的。

這還只是天子上六軍,不算陝西、河北、河東等地的邊防軍,以及地方常駐的廂軍。

趙寧神色自若說道:“調往四輔的人馬過去了嗎?”

“過去了,已經全部就位。”張叔夜遲疑了一下,繼續說道,“但不少人是新兵,臣擔心無法控制局面。”

趙寧神色自若說道:“各地老兵也混編了一些進去便行,新兵總要上戰場的。”

“陛下所言甚是。”

“將士們的甲冑如何?”

“軍器監提供了5萬副,其餘的還在趕工中。”

一邊的工部侍郎陳規補充說道:“據說是前一段時間缺鐵,所以軍器監的進度慢了些。”

北宋的鐵礦場主要是河東、河北、山東一帶,這些地方現在都受到戰爭的衝擊,鐵礦開採受到影響是在正常不過的。

陳規又說道:“現在已經慢慢補上來。”

“嗯,朕知道了。”

趙寧尋思著,冶鐵也算是重工業了,重工業的底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立刻建起來的。

大宋朝的冶鐵量當今世界第一,但是消耗量卻也是世界第一。

就目前來說,前線其實有不少士兵是沒有披甲的,大量披甲的除了陝西六路部分精銳,河北、河東各部精銳,再就是天子禁衛旅了。

但金軍卻能做到正規軍人人披甲,這依賴於遼國冶鐵的發達,以及遼地鐵礦繁盛。

其實按照歷史發展軌跡來看,到了明代,全國冶鐵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