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44章 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第一更) (第1/2頁)

加入書籤

面對一連串戰報,宗翰強作鎮定,沉住氣。

戰爭還沒有結束,就不知道鹿死誰手。

雙方都在硬抗,看誰先崩潰。

參軍司指揮使送來最新戰況:“報!陛下,中軍快要堅持不住了!”

“傳令天武左廂第一軍鐵騎,全軍出擊!”

“遵令!”

此時,早已在戰局之外隱忍多時的天武鐵騎終於接到了命令。

所有人迅速開始披甲,連戰馬都披上了甲冑。

當然,這種甲冑比不了鐵浮屠,卻可以與柺子馬的中型鐵甲相媲美。

宋人不會用騎兵?

不不不,曾經威名赫赫的中華第一鐵騎就出自大宋。

常言道: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

這句話最開始可不是說女真騎兵,而是說的大宋開國之初的第一鐵騎軍團靜塞軍。

靜塞不滿萬,滿萬不可敵!

當年的靜塞軍強到什麼程度?

契丹是遊牧民族,有廣袤的養馬場,打造出遼國自己的王牌鐵騎鐵林軍。

遼宋之戰中,遼國人也派出了自己引以為傲的鐵林軍。

而且統帥是遼國名將耶律休哥,結果在大宋靜塞鐵騎面前簡直不堪一擊。

那是大宋最高光的時刻,坑爹的雍熙北伐尚未開始,開國名將都還在,帶神級裝備指哪打哪。

那時候,遼國聽聞宋軍進犯,必舉國震動。

所以,大宋朝後期軍事之羸弱,弱不在軍士,弱在內政之百弊叢生。

真要打出漢人的血性來,也是能狠狠地在戰場上打的。

說到底,都是後來官僚膨脹、馬政崩潰、財務壞死、軍政越來越腐化。

所謂的天子上四軍,都曾經編制有騎兵。

如今雖然只有天武左廂第一軍有3000鐵騎了,但也足夠!

足夠打這一場扭轉乾坤之戰!

從太行山呼嘯而來的風雪在山谷間肆虐,那些戰死的將士已經被白雪覆蓋。

寒風如刀一樣刮在人臉上,趙寧就站在那座小山最高的地方俯瞰著下面,他的心如同鐵一樣。

此時,3000天武第一軍將士的心何曾不是如鐵一樣。

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

在最前面的軍官帶上頭盔後,只露出了眼睛,他大聲高呼:“為了大宋!”

“萬歲!”

言罷,眾人帶上頭盔,拿起鐵骨朵、鐵錘,一往無前!

這種山谷地形,已經最大程度限制住了柺子馬的大迂迴衝鋒,若是平原地形,可能宋軍會被打得更慘。

此時,宋軍的鐵蹄,也要做閃電般大迂迴戰。

而且目標是金軍中路主力重步兵。

在這道“劍芒”刺進戰場後,立刻就顯現出它的威力來。

如同燒熱的刀切開黃油一樣,金軍側翼的防線被瞬間撕開!

隨即一路衝進去,以摧枯拉朽之勢,帶著無數橫飛的血肉,快速往前推進。

無人可擋!

這一道鐵騎軍團,如同早已蓄勢已久的驚天劍芒,在寬闊的大地上橫掃。

被犁開的口子隨著宋軍的推進,越來越長,金軍的中路大軍正在被切割成兩截。

而且宋軍的推進形狀是如同閃電般的弧形。

這正是往日柺子馬橫掃遼軍和宋軍的軌跡。

此時,金軍也嘗試到了被從側翼撕開的滋味。

宋軍從左翼到右翼,將金軍中路大軍徹底擊穿,然後快速沿著弧線調頭,重新集結。

如果不是地形所限,這路宋軍鐵騎可以做大迂迴戰術,不需要集結,只需要大弧度的調頭然後再繼續衝擊。

集結畢竟需要世界。

但宋軍集結速度也很快了。

在集結完畢後,立刻展開了對金軍第二次衝擊。

再次犁進去,金軍就像田裡的稻子一樣一排排倒下。

有人終於大聲喊出來:“快逃!”

金軍中軍的中間部分,被宋軍擊穿兩次,出現大規模混亂。

等第三次衝擊的時候,大規模的潰敗之勢已然形成。

金軍中軍主力陣型徹底崩散,許多人調頭開始逃,陣型和佇列當然全無。

軍官大呼制止,卻無人回應。

此時,這裡的戰況被快速送到宗翰面前。

宗翰聽後大怒:“宋軍哪裡來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