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32章 戰局反轉?(第一更) (第1/2頁)

加入書籤

太原到底有多重要?

看看太原的地形就知道,狹長的盆地,三面環山。

南北縱橫六百里的太行山雄居於東,呂梁山巍峙於西,雲中、系舟二山合抱於北。

黃河第二大分支汾河從北到南,流經太原。

古語有云:控帶山河,踞天下之肩背,襟四塞之要衝,控五原之都邑。

太原北邊就是朔州、雁門關,出了那裡,就是塞外。

太原不能算嚴格的中原之地,它是中原和塞外的戰略緩衝重鎮。

遊牧民族一旦佔領燕雲十六州,則河北危矣。

河北在宋以前都是大糧倉。

若是遊牧民族佔領太原,則中原危矣。

因為敵軍可從太原南下,沿著太行山與呂梁山的中間谷地,一路南下,過隆德府,渡黃河,兵臨洛陽。

這也是完顏宗翰此次行軍路線。

據洛陽而西控關中,東瞰中原,南下汝州而進南陽,分兵出許昌,入襄陽,可控中原及荊州。

荊州在古代是什麼地位?

雲夢古澤,魚米之鄉,從宜昌到武昌,皆是平原腹地。

若此地一失,則蜀地與東南被阻,半壁江山殘矣。

這也是為什麼岳飛北伐,要先收復鄂州、襄陽一帶的原因。

大宋開國之初,太祖先定南方,再圖謀北伐。

在北伐中,遇阻於太原。

後太宗繼伐北漢,圍城五個月,北漢降,收復太原。

若太原不收,則燕雲不能回。

趙光義也是先伐了太原,再傾國之力雍熙北伐,欲取燕雲,卻一戰而損大宋九成精銳,開國名將盡數折損。

後只能鑄三鎮抗遼。

若是此次太原被宋軍奪回,完顏宗翰北歸之路被堵,只能走許昌,過汴京,上河北之地。

河北宋軍實力儲存完好。

且完顏婁室恐怕要被阻隔在陝西,只能出發下潼關,沿黃河抵達汴梁,再北歸。

想象如果他殘兵之將退兵走這條線路,趙寧會用什麼樣的豪華套餐來招待他?

完顏杲陷入開國以來,最嚴重的一次焦慮中。

若是完顏婁室大軍盡沒於陝西,朝堂上的主和派,會立刻趁勢而起。

尤其是以完顏宗磐為代表的勢力。

這牽扯到未來皇位之爭。

完顏杲是皇儲,這已經欽定了是未來皇帝。

但他畢竟是完顏吳乞買(金帝)的弟弟,而完顏吳乞買的兒子完顏宗磐,對儲君之位垂涎三尺。

宗望等實力派又是主和派。

戰爭從來不是簡單的戰勝戰敗這麼簡單。

歸根到底,就是政治角逐。

完顏杲立刻給宗翰、兀朮和宗輔發起十萬火急的軍報。

幹什麼?

趕緊調動東線和中線的力量,集結重兵西進,全力攻打陝西,將大宋朝陝西重鎮一掃而空。

完顏杲現在才開始後悔。

奪陝西,可徹底斷大宋之精銳,亦可南下奪蜀地。

最重要的是,擊潰陝西,西夏必然會同意棄宋而結盟金。

可惜一步棋走錯了,現在必須花巨量的資源來彌補。

不過話說回來了,也不能單純說完顏杲走錯了棋。

中線的京畿路、京東路、京西路、兩淮路都是大宋朝富得流油的地方。

把這些地方掠奪一遍,可以進一步充實金國的國力,亦可進一步衰弱宋朝國力。

所以本身攻打中線和東線,也是上策。

而且金國在做第三次宋金之戰的戰略的時候,也考慮到大宋陝西諸鎮不和,完顏婁室可各個擊破。

但萬萬沒想到,一個張浚,居然憑藉自己不怕死,不怕與整個西軍為敵的狠勁,把整個陝西兵力集結了起來葬送進去。

明知道打不贏,還敢打!

打輸了,還敢待在陝西繼續集結兵力。

這樣的人,雖然不通兵法,卻絕對是能頂半邊天的狠人了。

要知道,陝西戰死人數超過三十萬以上,各路經略使都在連夜寫彈劾奏疏。

這訊息若是傳到東京城,朝堂上下,各路言官、諫官,各路見風使舵、利益投機分子,還不用口水把張浚給淹死?

這是冒著天下之大不韙,才敢拿百年精銳之地來填補這場戰略空缺。

從此,完顏杲記住了那個叫張浚的年輕人。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