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00章 鄆王偷雞不成蝕把米? (第1/2頁)

加入書籤

什麼?

弄鄆王?

弄鄆王作甚?

把鄆王這個作死小能手放在那裡不是更好嗎?

朕就喜歡有人作死,最好挑撥別人一起作。

準確的來說,這不叫作死,這叫遞刀子,或者說這叫錢袋子!

第二日一大早,趙鼎和梅執禮又來了。

之前發了開封府的俸祿,又給李綱撥了100萬貫,新軍的俸祿也發了,陝西諸鎮的軍餉也發了。

還剩110萬貫,最近把邵澤清、李煥,還有那批商人的家抄完,目前賬面上有430萬貫。

六七八三個月,宗澤需要500萬貫。

這三個月,西線、東線的軍費要是需要提上日程的。

還包括軍糧。

當然少不了官員的俸祿,以及其他日常開銷。

趙鼎算了一筆總賬,加上全國官吏過去一年的俸祿,所需要的總費用在3260萬貫。

兩淮的收入300萬貫已經到了,加上抄家還剩餘的430萬貫,目前有730萬貫。

還有2530萬貫的赤字。

當家難啊!

趙寧只能發出這樣的感慨。

當然,其他各路的賦稅和現錢收入也都在陸陸續續準備了。

趙鼎也給了一個預估,由於河東、河西戰亂,去年糧稅,可能會從三千多萬石,減到兩千六百萬石。

現錢收入預計會減到2000萬貫。

和前年蔡京還在之爭的時候,相差3000萬貫以上。

為什麼?

因為去年和今年,大量使用入中法,用鹽引、茶引做兌換,也就是提前預支的費用。

這筆錢,大概在1000萬貫,所使用的範圍包括京畿路、河北、河東之地。

而河北、河東、京畿路都遭受戰亂,現錢收入進一步降低。

又由於京師被圍困,行政崩壞,各地官員在收稅的過程中,多多少少動手腳,例如兩淮地區。

如此綜合下來,自然就降到了2000萬貫左右。

而今年趙官家把河東、河西的賦稅都免了,糧稅和現錢收入還會進一步降低。

收入在降低,但朝廷的開支卻在暴漲。

眼下是六月,靖康二年的夏稅開始徵收了。

趙鼎說道:“河東、河西免稅,預計今年的糧稅收入在2500萬石左右,臣已經向各路轉運司發出政令,嚴格查各禁榷收入,預計今年的現錢收入會回到2800萬貫,效果好甚至能到3200萬貫。”

這種收入規模,對於現在的北線來說,肯定是遠遠不夠的。

到今年年底結束,整個北線打的軍費預算是3000萬貫。

就算現在把去年一整年的現錢收入擺到京師來,加上抄家的,也只有2730萬貫。

如果加上今年的2800萬貫,5530萬貫。

除掉軍費3000萬貫,剩餘2530萬貫發了官吏俸祿,就基本上沒有了。

明年呢?

如此算下來,目前的整個朝廷財政體系是有大問題的。

財政的問題不解決,就算上來一萬個岳飛,也打不了這一仗。

趙寧想了一會兒,說道:“先給宗帥撥500萬貫,目前河北、河東民生艱苦,中線防禦乃重中之重,不得有任何閃失。”

梅執禮看了趙鼎一眼,趙鼎說道:“臣倒是認為,先以入中法,鼓勵商人過黃河,臣最近一段時間,聯絡了不少商人,他們在之前給朝廷兌換糧食的時候,並未漲價,甚至有的商人免費為朝廷提供了糧食。”

“這固然是好,將這些商人的名錄全部記下來,朝廷可以重點扶持,但除了糧食,軍餉也要運到前線,讓將士們看到現錢,這是朝廷對他們的態度,這一點非常重要,關乎士氣。”

趙鼎無奈地說道:“是。”

其實趙寧心中已經有了更賺錢的方法,不是砍頭抄家,那都是短時間來錢快。

真正要打贏這一仗,必須建立健全的財政收入和動員體系,還得從長遠佈局。

趙寧又說道:“河東、河北受難,應該有無數難民,所以運往前線的糧食,必須更多,為了凝聚人心,我們不要吝嗇糧食,把這一整條線的城寨糧食堆起來,把人心凝聚起來,防線才會更加堅固。”

梅執禮感覺自己要崩潰了,官家,您知不知道那得需要多少糧食啊!

河北、河東有八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