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78章 趙構回來了 (第1/2頁)

加入書籤

人是殺了,雨還在下,在皇宮門口的大臣們早就開溜了。

這大雨天的,誰會在那裡淋雨呢?

真要反抗趙官家,也絕不會糟蹋自己的身子的,畢竟一個個腰纏萬貫,金軍退兵,美好的日子它又來了,東華門外走起來!

去跟妹子們聊人生,不香嗎!

第二日,張浚的知樞密事官職任命詔書下來了。

知樞密事,就等同於樞密使,簡稱知院。

知、事,這些代表這個官職是差遣官,在大宋朝,差遣官才有實權。

這個官職,就是樞密院的老大,相當於樞密使,主管全國軍政。

又給了陝西總制置使的職位,讓他去陝西。

顯然,張浚名義上是樞密院老大,但其實重點主管陝西,也就是西線。

昨日殺人,已經激起了千層浪,今日又提拔了一個主簿入主樞密院,更是讓一眾官員驚得下巴差點掉在地上。

許多人接受到這個訊息後,第一句話就是:“張浚是何人?”

尚書右僕射唐恪聽到這個訊息後,第一句話也是這麼說的:“張浚是何人?”

吏部左侍郎陳介然說道:“唐相公,此人去年還在樞密院任職編修,曾經彈劾過李綱。”

“哦,我倒是想起來了,原來是他。”唐恪大吃了一驚,“他一個小小的編修,居然提拔成了知院,官家到底看中了他什麼?”

張浚是哪一派的?

他是變法派還是保守派?

官家為何會提拔他做西府主事人?

一連串的疑惑在腦子裡打轉。

陳介然說道:“之前吾以為,這知院的位置是留給李綱的,不是說官家已經派人去召回李綱了嗎,誰料到中途殺出來了一個張浚!”

他搖了搖頭,表示非常困惑。

老實說,李綱要是回樞密院,許多人都很開心。

為什麼?

因為李綱那哥們兒性格非常古板,轉不過彎來,回來後一定會得罪一大批人,大家就喜歡這種人上位。

上位後,就可以開始噴,噴完大機率會擼下來,被擼下來後,大機率塞自己的人上位。

靖康元年,就是這麼操作的。

可現在上位的是張浚,張浚是什麼性格,有什麼手段,執軍政的理念是什麼,大家一片空白。

這一片空白,就無從下手。

“我現在越來越不懂官家到底是怎麼想的,37顆人頭,說砍就砍,國朝有史以來,就沒有這麼殺人的!官家他……都是那個高俅,還會那個秦檜,這兩個人是奸臣!”

“看來,我倒是小看了高俅。”唐恪捋了捋鬍子,“御史臺的人,沒有彈劾高俅?”

“有,今天一大早彈劾的奏疏就報上去了,沒動靜。”

唐恪嘆了口氣,說道:“那就等吧。”

陳介然又說道:“唐相公,有好一些人已經跟我說,準備辭官,官家被奸臣矇蔽了聖眼,現在人心惶惶,若再這樣下去,誰還願意當這個官呢!”

唐恪心中不屑,他們辭官?

他們有這個種嗎?

雖然那些人已經富得流油了,可做官才會更加有錢!

誰願意放棄手裡的權?

沒有人願意!

他們不過就是來你陳介然這裡吐吐苦水,讓你去做前鋒,以此給趙官家施壓。

唐恪心裡清楚,但他不說出來,那些人想這麼玩就這麼玩咯,反正他唐恪現在是個閒職。

尚書右僕射,僅次於太師的從一品大員。

朝堂風雲變化,一時間大家都捉摸不透。

參知政事的人選也未落定,舉薦的奏疏還在往上遞。

舉薦奏疏在幾日之內堆成山,但趙寧一封沒看。

為什麼?

因為我大宋朝的舉薦制度和大明朝的廷推一樣,就是扯淡。

一群官僚,按照自己的想法,來舉薦自己的人,被舉薦者上位後,出了問題,舉薦人也不必承擔任何責任。

不必負責,所以許多人要麼張口就來,要麼謀私。

所以那些舉薦奏疏根本沒有看的必要。

這舉薦制度也是要改的,但不是現在,凡事有輕重緩急。

五月二日,剛殺了一批人,河北的訊息終於再次傳過來了。

得知宗澤正退兵和磁州,大名府危機解除,金兵全線退兵,趙寧總算是舒了一口氣。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