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70章 對金國的戰略誘騙? (第1/2頁)

加入書籤

趙寧繼續問道:“卿有何良策?”

張浚說道:“若要保住河北東路,則須經略陝西。”

果然!張浚對經略陝西情有獨鍾!

正史上,就是他提出的經略陝西。

也正是這一步棋,才保全了南宋。

為後面岳飛、韓世忠等人崛起,提供了戰局緩衝時間。

趙寧繼續假裝不知道,他說道:“保住河北東路,為何要經略陝西?它們之間相隔有近兩千裡。”

“陛下,您看這裡,在陝西諸路屯重兵,以待北伐,吸引金軍主力過來,則可以緩解東線、中線戰事之壓力。”

張浚指著陝西一帶,然後又指著河東路(山西省)、河北西路、河北東路,還有京東東路。

“陝西之地,乃是我大宋精銳囤積之所,善戰者無數,金軍不敢掉以輕心,必以重兵來犯。”

趙寧說道:“你的意思是,戰略誘騙?”

戰略誘騙?

張浚微微一怔,沒想到趙官家這個詞用得非常簡練。

其實也不能算戰略誘騙,因為這是陽謀。

就像抗日戰爭之初,日軍準備從北打到南,當時的戰略家們就認為,應該吸引日軍主力到東線,牽引日軍從東打到西。

為什麼?

因為自古中國,從北打到南,都非常容易。

有幾條主幹道南下,只要打通那些城市,南方基本上沒有還手的餘地。

而如果日軍從東線往西,東邊的江南之地,多湖泊水澤,對坦克軍團的行軍有非常大的限制。

且費盡心思打到武漢,進入荊州,再往西,發現都是山區了,坦克根本進不去。

這就是大戰略。

而此時張浚提出的經略陝西,吸引金軍主力進入陝西,緩解中線和東線的壓力,無疑是給這兩個軍事薄弱的地方以準備的時間。

這叫用空間換時間,做戰略大布局。

其實這正是趙寧找張浚來的目的。

歷史上的張浚敗過好幾場,那都沒關係,曹操還敗了許多次呢!

任何一個人,都是人才,沒有不存在缺人才的,只有不會用人的領導。

每一個人擅長的點不同,所處的位置自然就應該不一樣。

而且時局對人才的需求也不一樣。

例如現在這個局面,就很需要張浚,即便他把陝西經略得敗仗連連也沒關係。

因為經略陝西的目的不是為了北伐、東進收復失地,而是為了牽制金軍主力。

而這件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非常難。

明知去陝西可能必敗,還要去,誰願意?

敗了要背鍋的,這種事違揹人性。

大宋朝朝堂上上下下,到處是甩鍋俠,誰願意去?

張浚願意。

那就讓他去辦。

張浚這個人,忠心是絕對不用懷疑的,妥妥的忠臣。

“陛下若是認為這是戰略欺騙,倒也說得通。”

趙寧繼續說道:“如此,我們在陝西大肆經略,必須讓金軍知曉?”

“是的,必須讓金國知曉我們在陝西的大張旗鼓,且我們必須真的在陝西大張旗鼓。”

趙寧站起來,走到地圖前,他看著地圖,看了好一會兒。

東線肯定是得保住的。

歷史上連趙構都知道要保東線。

東南是大宋朝稅賦最高的地方,主要是漕運發達,運輸成本更低,調動起來更快。

古代交通裝置有限,陸運糧食,耗羨(路上消耗的糧食)幾乎快佔總糧食的一半了。

對於水運發達的東南來說就不存在這個問題。

此次趙鼎便是從東南在調集糧食。

趙寧沉默片刻,目光忽然落到張浚身上,說道:“經略陝西,卿可願意親自前往?”

“臣人微言輕,恐怕難以勝任。”

“無妨,朕拜你為樞密使兼陝西諸鎮制置使,你可願意?”

張浚這下是徹底懵了。

他現在的官職其實還只是一個主簿,開封府的主簿是什麼級別的芝麻官?

差不多跟縣令一個級別。

從縣令一下子成為最高軍政長官,入主西府,相當於縣長直接成為軍委副手。

等等!

既然張浚能這樣提拔,為什麼不能把岳飛直接提拔為軍隊裡的高階軍官?

兩者定位完全不一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