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89章:我不能碰錢 (第1/2頁)

加入書籤

方剛哈哈笑著說那太好了,只要我幫得上。當然,他根本沒把這話當真,心裡想著阿君小姐說的話,她不會騙自己,也沒這個必要,所以還是相信這位靜修師父肯定有佛牌方面的需求,有可能不好意思直說。

忽然,他想起剛才靜修說過的那句話——僧人不允許有錢?那這頓飯豈不是要自己請客!方剛立刻又想起乘計程車到地方時,靜修也是直接出來,根本沒有付賬的意思,明顯也是這個原因。他很沮喪,心想這和尚太不地道,你有戒律不能碰錢也就算了,為什麼說大話,非說你請客。再想到這麼高檔的餐廳,菜價肯定不便宜,看來今天要破財,早知道出門之前就先看看黃曆。

破財歸破財,天還得聊,於是就找話題:“師父管理的這個無慾寺,香火很旺吧?”

“正相反,”靜修放下筷子,“本寺的知名度很低,香火也不旺。”

看到靜修的表情,方剛有了幾分主意:“江浙在長三角,經濟很發達,在中國越富裕的地區越相信鬼神,我們廣東人就很信,還有福建,我聽說江浙的寺廟香火都不錯,為什麼你那個無俗寺香火不旺?”

“我也奇怪,”靜修說,“台州共有一百五十幾座寺廟,最大的國清寺自不必說,連那些位於深山中的偏僻寺廟也有固定的遊客和居士朝拜,可本寺就在臺州仙居縣,地理位置很好,也不偏僻,路途易行,但就是香火平平。”

方剛問:“寺廟香火好不好也要看運氣吧,聽說寺廟都有國家撥款,和尚還不至於餓死,也沒什麼。”

靜修搖頭:“當然不是這麼說的!我是修行者,擔心寺廟香火不旺並非為錢,又不是商人!寺廟不僅是出家人修行的地方,更要向俗世中人提供一個能給芸芸眾生指點迷津、寄託心靈、聽經聞法之所。但香火不行,就無法度化更多的人,真是無奈!”

“原來是這樣,”方剛懂了,“那也沒有辦法,寺廟香火不旺,這誰能改變?”他假裝不看靜修的表情,只慢慢地夾著這四個菜。

靜修隨口說:“聽阿君小姐說佛牌能轉運和旺事業,不知道對寺廟是否也有效果。”方剛要的就是這句,連忙說肯定有,寺廟雖然不是公司,但也是一個機構,也要有管理者和下屬,那就跟公司沒什麼區別。對寺廟的住持來講也是事業,那就有效果。靜修“哦”了聲:“真的嗎?可我身為出家人,總不能從大乘佛教的地方,千里迢迢跑到小乘佛教的國家來尋找幫助,傳出去很不好聽。”

方剛說:“你不說、我不說,誰會知道?客戶就是上帝嘛,我是肯定不會把客戶的資料和資訊透露給任何人,否則就天打雷劈!”靜修連忙說不用發這種毒誓,目前我也只是有這個想法而已,還沒打算請佛牌。方剛有三分失望:“那好,你什麼時候有興趣,可以隨時給我打電話。”

都吃差不多了,靜修和方剛走出包間來到前臺,方剛假裝過去要結賬,靜修擺擺手:“我說過這頓飯是我請客。”

“你不是不能接觸錢嗎?”方剛忍不住問道。

靜修笑起來:“沒錯,我不能碰錢,這個戒律我守了二十年,這些年當中我就從來沒有摸過任何一個國家的貨幣。”方剛心想得,他這和尚當得還真徹底,不但沒碰過人民幣,看來連美元和泰銖也沒有。靜修繼續說:“我的確不能接觸錢,因為我是僧人,但很多時候,買東西不見得非要用錢。”

聽到這話,方剛頓時來了精神:“怎麼,你還能賒賬?”靜修搖搖頭,從僧袍內懷中掏出錢包開啟,方剛看到錢包上鑲有金色金屬標誌,好像是個鷹的形狀。開啟後,裡面裝著很多卡片,五顏六色的,從圖案和印刷就能看出非常精美。餐廳經理過來招呼,靜修拿出一張印有紅色中國結圖案的中國銀行卡片遞過去,餐廳經理把卡交給服務生,在機器上刷過,又讓靜修簽字。

走出餐廳之後,靜修笑著:“現在是卡片時代,沒有錢一樣的!”方剛連連點頭,鬆了口氣,心想這個和尚說話倒是很講信用,同時又想,佛教的經文基本都是幾千年前寫的,那時候的貨幣可能都是金銀銅製,連鈔票都沒有。但就算後來有了鈔票,也和黃金、白銀和銅錢一樣都是錢,都不能碰。可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佛陀再厲害也想不到,幾千年後的人居然會用小小的卡片代替貨幣,更不可能在佛經中註明“僧尼不能碰錢和銀行卡、信用卡”,看來,這些僧人也相當於是在鑽經文的空子。

乘計程車回到旅行社,又坐了十幾分鍾,阿君就回來了,靜修告訴方剛,阿君小姐也算居士,她在曼谷加入兩個佛教協會,一會兒他們要去參加交流聯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