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714章:蘇門答臘島 (第1/2頁)

加入書籤

按老謝提供的號碼,方剛打給一個賣軍火的傢伙,在他手裡又買了兩支手槍,然後來到塔孟,跟阿贊ki說了這個情況。阿贊ki想了想:“也許這是你僅有能做的事情,那我就去一趟吧。”

方剛流下眼淚,握著阿贊ki的手:“你幫了我這麼多,從來沒要回報,更沒談過條件,我卻無法報答你。我現在僅剩的就是廣州那套房產,現在我妻子也因精神病而回到老家,恐怕,以後我和她再沒什麼機會破鏡重圓,到時候我會賣掉那套房產,算做對你的報答吧。”

阿贊ki搖頭:“如果我圖回報,早就朝你要了,不用等到現在。什麼時候出發?”方剛給那個蛇頭孫先生打去電話,問他有沒有從泰國直接渡海,偷渡到印尼蘇門答臘島的渠道。

“只要是東南亞,就沒有我去不成的地方。”孫先生說,“我們也算老朋友,給你打個七折吧!”

長話短說,孫先生幫方剛聯絡好,三人開車出發,一路南下來到泰南,在泰馬邊境的沙敦地區停靠,以前他跟孫先生來過這裡,那時候是去怡保尋找阿泰的骨灰。孫先生早就聯絡好船,是個住在蘇門答臘島的接應人。此人有漁船,經常偽裝成打漁的,在馬六甲海峽附近接送偷渡客。

三人上船之後,船家就告訴他們,有事就得躲在船底旁邊的夾層當中。方剛對這個太熟悉了,當年他從廣東偷渡到菲律賓,就是用這種方式,大小便都得在夾層裡解決。他和舒大鵬倒沒什麼,只是阿贊ki也要受這種苦,讓方剛很是內疚。好在這次偷渡並沒太嚴格,平時可以在船底坐著,如果有緊急情況才需要進夾層。

運氣不錯,船家從沙敦出發,一路往西南行駛,在海上只航行了不到兩天,就來到蘇門答臘島的蘭沙。船家還在當地幫方剛找了個嚮導,此人對蘇門答臘島十分熟悉,而且也懂泰語。方剛分給他一支槍,嚮導開著車,沿公路往東南行駛來到先達。購買了很多叢林野外用具後,稍作調整再朝西南而行,單良當時提供的地址,那是一片位於多巴湖東部的密林,地形複雜,樹木茂密,而且長年溼熱。

嚮導按方剛提供的位置資訊尋找,舒大鵬、方剛和嚮導都揹著大揹包,方剛和嚮導經常進山,兩人已經習慣,但舒大鵬哪經歷過這些,臉上全是熱汗,他身體強壯,但肉也多,比瘦人更容易流汗和疲勞。免不了會發些牢騷,方剛看了看他:“你要是不習慣,現在回頭還來得及,多巴湖邊有度假小屋,你可以在那裡等我們。”

“不是不習慣,”舒大鵬抹著汗,“我、我就是隨口說說,走!”

之後,他竟然再沒發牢騷,嚮導領著三人前行,方剛不得不承認,單良給的位置資訊十分正確,再加上有嚮導這個熟悉本島的人,沒費太大力氣,四天之後就找到地方。這是一片隱藏在密林中的山坡,阿贊ki告訴方剛,他能感應到比較明顯的邪氣,而且越走越大。

方剛說道:“肯定在附近,是個山洞。”

大家在山石中尋找,還是嚮導的眼力好,居然發現有個大裂縫,裡面是空的,而在裂縫邊緣的草叢中藏著一副繩梯。方剛讓舒大鵬和阿贊ki留在洞外,他跟嚮導先後沿繩梯爬下去,這裡真是個山洞,冷嗖嗖的,耳邊能聽到滴水聲。空氣中瀰漫著難聞的氣味,有血腥,有腐臭,有草藥,有汽油,似乎還有香水的味道。

此時是下午,外面陽光很足,但洞裡卻很暗,方剛和嚮導舉著手電筒和槍,在山洞中來回尋找,這洞是天然形成,非常巧妙,共有三個大洞,如同三居室的房子。來到第一個洞,看到洞內有被褥、桌椅、碗筷等物,明顯是起居和臥室;第二個洞裡則堆有十幾顆人頭骨,從各種顏色判斷,死亡時間應該各不相同。另外還有很多各部位的骨頭,以大腿骨和臂骨居多,散發出刺鼻的骨臭味。旁邊有兩個木桌,上面堆滿捆得整整齊齊的法蠟,幾十團經線和成匹的裹屍布。每個洞的牆壁上都斜插著鐵製火盞,裡面塞滿浸過汽油的麻布。旁邊堆著不少菠蘿,難怪方剛聞到有類似香水的味道。

“這、這都是什麼?”嚮導邊看邊聲音顫抖地問。

方剛說:“巫師用來修法的工具。”

嚮導咽嚥唾沫,四處照著,十分緊張,似乎怕這些頭骨會跳起來咬他。

進第三個洞,先聽到有水流聲,看來是有地下水流經這裡。用手電筒的光束一晃,方剛看到這洞的地面被挖出五六個淺坑,每個坑都有約一米長、半米來寬,裡面似乎放著東西。那嚮導有些害怕,只敢跟在方剛後面,方剛舉著手電筒,進入漆黑的洞穴,來到坑前,頓時驚得頭皮發炸。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