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494章:西方鬼落 (第1/2頁)

加入書籤

“法門相同,材料略有不同,”方剛說,“區別不太大,茄子和青椒的區別吧,價格一樣,但供奉物眼緣很重要,主要看他對哪個有感覺。”

羅永赫說:“就這個吧,這個小點,戴著沒那麼重。”趙琳笑著說這算不算眼緣,方剛告訴她,無論什麼原因,選擇了哪個都是眼緣。

趙琳掏出五十張千元面值泰銖鈔票遞給方剛,阿贊凱倒是沒在意,而他的助手卻緊盯著錢,又看看方剛,表情有三分疑惑和三分驚訝。羅永赫眼睛在助手和方剛臉上來回遊移,似乎看出有異。

從阿贊凱家出來,回大巴車站的路上,羅永赫笑著問:“方老闆買一塊佛牌能賺多少?”

“不一定,”方剛回答,“幾百到幾千泰銖。”

羅永赫又問:“那我這塊佛牌呢?”

方剛心想還真是極少有客戶直接問這樣的問題,雖然每個人都很想問,但大多數人不會真問,因為這是商家的隱私,沒人願意回答。但這個羅先生卻非要問不可,方剛原本可以隨便說個並不多的數字,這通常也是一般商家的習慣。可方剛不喜歡,他總覺得這樣做好像心中有鬼似的。但又不想跟對方露實底,於是笑著說:“這是商業機密,不方便跟你透露,你們只需要知道利潤不高就行。”

他認為這不算是撒謊,這塊佛牌阿贊凱出貨價不到兩萬泰銖,自己賣到五萬,足足有六千多人民幣的利潤。要知道,在2005年的廣州,很多人的月薪也才兩千塊錢人民幣。但世界上很多東西都是相對的,六千元人民幣,在中國和泰國老百姓眼中都不是小數,但在有錢人看來,可能也就是一頓飯的錢。比如這個羅永赫就是,一身名牌,家裡有企業,所以,對他來講很可能就算“利潤不高”。

“總得有個數吧?”羅永赫居然死纏爛打。

趙琳低聲說:“你怎麼非問這個……”

方剛道:“我已經說過,這是商業機密,難道你父母的公司跟人做生意,也會把具體利潤全都告訴給客戶?”

“那肯定不會,”羅永赫說,“但也是很無奈的事,如果由我接手,就把利潤告訴對方,這是最基本的誠信。可在你們中國就是行不通的,因為所有生意人都不會這樣做。就算有商家這麼幹,對方也不會信,真是悲哀。”

方剛冷笑:“在泰國,也沒有幾個商家願意做這種事情,你不要口口聲聲說中國,這樣公平嗎?在泰國這幾天,你們應該買過不少東西,有沒有問對方到底賺多少錢?小到礦泉水,大到機票,你覺得對方會不會告訴你?”

羅永赫哼了聲,不再說什麼。方剛知道羅永赫就是在強辭奪理,是對中國的一切都不滿意,純粹是為黑而黑。但方剛很不理解,因為喜歡別國而瞧不上自己的國家,這類人方剛前幾年就見過,有張嘴閉嘴“美國”、“美國”的,也有狂熱喜歡日本的,但像羅永赫這麼喜歡韓國而貶低中國,令他不解。在方剛眼中,美國和日本才應該是中國人最熟悉、也最佩服的兩大發達國家,一個是巨無霸的超級大國,項項都強;另一個是經濟和文化不輸不美國。當年他還在惠州的時候,電器城裡幾乎所有的電子產品,首選都是日本品牌,沒錢的人才會去買中國產的。那時候齊老闆專門倒賣錄影機和隨身聽,都是jvc、東芝、夏普、松下和索尼這些,美國的牌子都看不到。而對韓國,方剛的印象僅有三星、lg和現代。

“方老闆,你有沒有熟人,能搞到我說的那個韓國組合在曼谷的演唱會門票?”趙琳問,“我打聽過旅行社老闆、導遊和兩個在泰國的朋友,可他們都搞不到,特別緊俏。”

羅永赫笑著說:“那是肯定緊俏,韓國文化和經濟都是世界第一,韓國流行歌曲早就超過日本和美國了,演唱會都開到泰國,你看到哪個中國歌星在泰國開演唱會的?”

“我這年紀不聽流行歌曲,”方剛說,“但香港歌星會有吧?”羅永赫說香港以前是英國殖民地,不能算,我們談的是大陸。

方剛不再跟他爭執,問趙琳那個韓國組合叫什麼,他可以幫著打聽打聽。趙琳很高興:“太好了,叫西方鬼落!”

“什麼鬼?”方剛沒聽懂,“西方有鬼?”

羅永赫非常不滿:“你這就不對了,故意奚落韓國歌星嗎?我們離這麼近,你不可能聽不清吧?”趙琳笑著說是西方鬼落。

方剛說:“名字真奇怪,好,我幫你們打聽打聽。”他只是隨口說說,並沒打算真問。乘大巴車回到曼谷站,雙方分別,臨走的時候趙琳又囑咐方剛,一定要幫著問問,因為明天晚上就要開演,而他們後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