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302章:巴利文還是巴利語 (第1/2頁)

加入書籤

中午在附近餐廳吃飯,為了照顧不懂中文的貝姆,三人都用泰語交談聊天。仇老師告訴方剛降頭咒語和普通的阿贊經咒不同,降頭咒的作用很單一,它既無禁錮,更無引靈,自然也沒有加持的作用,就是純粹地攻擊人的魂魄,包括情降術也是。在落降的時候,如果遇到另外的降頭師以陰咒衝擊,兩股經咒只要相撞,就必須分出勝負。這與人打架還不同,打輸的可以告饒示弱。而經咒卻好比猛獸在野外捕食,一旦遇到獵物撕咬起來,就算弱的那個示弱,也沒用,必須被咬死。

方剛問道:“要是強的那個放棄呢?”

“那是可以的,”仇老師說,“降頭師對抗,強大的一方可以主動撤咒,但弱的不能,必須硬著頭皮施咒,直到分出勝負,這跟動物界也沒什麼區別。”方剛點點頭,說看來世間萬物其實都是最原始的規律,越高深的越是這樣。

仇老師驚訝地看著方剛:“從你嘴裡居然能說出這麼有哲理的話!”

張妃笑了:“方剛又不是文盲,而且跟你仇老師這麼久,就算文盲也會變成哲學家的。”仇老師給張妃也倒了杯酒,說女人就是會說話。

“我認識阿贊馬拉的那個時候,他已經不給人落降。”貝姆說,“但他給我講過,說降頭師用的咒語和阿贊不同,它像刀和槍的區別,刀可以殺人,也能切菜,而槍只能用來殺人。當年他在東馬惹了麻煩,給客戶解降的時候突然遇到攻擊,要不是他及時改用其他陰咒,才逃過一劫,但也弄得口鼻流血,在密林中躲了兩個多月,身體才漸漸恢復,有至少半個月天天都在吐血。”

“這麼霸道嗎?”方剛恨恨地罵道,“不知道是誰發明的這種東西,真他媽的邪門!”

張妃問:“到底是誰設計出來的這些咒語?”

仇老師說:“不能叫設計。”張妃說那就是研究。仇老師笑了:“也不能叫研究,這是我們當老師的習慣用詞,我覺得可以稱做‘悟出來’的。它就像是佛經,你能說佛經是研究和設計出來的嗎,那都是佛陀成佛之後寫就,是他們達到那個層次而自然產生出來的東西。佛經無非就是佛的語言,只不過它帶有某種特殊的能力,比如能讓人疾病消失、讓人運氣變好、讓妖魔退避、讓魂魄往生等等。這對佛來說是最普通不過的事情,但在普通人看來,卻是很神奇的,所以現在人要念誦佛經,能達到種種不可思議的效果,就是這個道理。”

聽了仇老師的話,方剛和張妃互相看了看,方剛似乎明白了什麼:“那阿贊和降頭師所用的那些陰咒,又是怎麼來的?”

“巫師。”仇老師倒了杯酒,“都是源於古代的法門,我甚至認為巫術和佛經,它們的起源也差不多,都是那種最先悟道的人。這種人擁有與生俱來的、能領悟出萬物力量的能力,但走的方向不同,內心強大、意志力強的,就把這種能力轉化為佛經;而心向惡的,或者意志力不強的就把它變成了巫術,有的用來給人治病、驅邪,有的就用來作惡和害人。”

貝姆回答:“阿贊馬拉也說過,他修的法門是一種緬甸陰咒,好像說還很古老,不知道他從哪裡弄到的。為了學成,他還特意跑去緬甸,在深山裡跟一位阿贊學了好幾年,才出來到泰國接生意。”說完拿出那個鐵盒開啟,將法本遞給仇老師。

仇老師接過來,仔細一張張地翻看,邊看邊說:“這裡有很多都是普通的法本,我手裡也有,是白衣阿贊修的那種佛法旁支改出來的,加持能力平平……咦,這個是什麼?”說著撿出一張來看。

“對,就是這張!”貝姆說,“看來阿贊仇還是真的懂,阿贊馬拉修的緬甸古法就是這張。”方剛和張妃用泰語稱呼仇老師的時候,用的是“阿贊仇”這個詞,因為在泰語中,阿贊和老師是相同的詞,可以通用,以稱呼所有長者和有學識的人。當然這種用法不對,因為泰語中的“阿贊xx”後面跟的是名字而不是姓氏。

張妃看著仇老師手裡的這張法本,問:“是不是照著念就行了,就像陳老師平時在宿舍誦佛經那樣?可這是什麼文字?不是泰文,看起來倒很像緬甸文字。”

“是用緬甸文記錄的巴利語,”仇老師說,“是古印度佛陀時代一個國家的語言。當時連文字都沒有,只有發音,佛陀那時候也是用這種語言,所以,當時的佛經也是用這種語言來記述的。”

方剛問:“什麼,巴利文沒有語言,那怎麼能叫巴利文?”

仇老師瞪眼:“我說巴利語,是你說的巴利文!這種語言到現在也沒有文字,都是各國用自己的語言來記錄發音。泰國就用泰文,緬甸就是緬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