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10章:寺廟的倉庫 (第1/2頁)

加入書籤

方剛仔細看著,又看到很多扁平的彩色包裝,沒寫牌子,但能從側面看到dvd的字樣,很明顯這是dvd影碟機。他以前在惠州的時候,經常去惠州電器城找齊老闆,在他的檔口看到過很多電子產品,但時過境遷,不少都已經淘汰,比如那時候的主流是錄影機和磁帶隨身聽,現在卻是影碟機和p3播放器。那時候最好的電視才是25寸的平面直角,而現在都29純平了。

粗略一數,方剛看到有電視機四部,和dvd影碟機二三十臺,組合音響也有五六個。另外還有很多比較小的彩色包裝,亂七八糟地堆在桌上。屋內光線不好,方剛看不清這些小包裝盒是什麼。

“別看啦方老闆,”中年僧人說,“倉庫有什麼可看的?我帶你去前殿轉轉!”

方剛說:“我再看看……”又看到牆角從地碼到天,全是成袋的大米和白麵,旁邊還擺得整整齊齊的幾十桶色拉油,另外還有白地藍圖案的應該是牛奶。又有近百箱彩色包裝,方剛看了半天,眼睛已經漸漸適應倉庫內的昏暗,看到這些包裝箱上有的印著蘋果,有的是梨,還有葡萄、芒果、彌猴桃和雞蛋、餅乾、蛋糕、巧克力等圖案。

這下他明白了,因為又想起當時在阿君小姐辦公室時,靜修和尚接電話,說把窗戶要用白紙從裡面糊上,看來說的就是這個倉庫。多年前,方剛曾經跟齊老闆到某官員家中辦事,那人住著獨樓,家裡有個儲物間,專門用來堆放別人用的禮物,所以方剛看到這倉庫裡面的東西就很眼熟。但最大的區別,一是沒有摩托車,二是那官員的儲物間有不少成條的高檔香菸和好酒,但和尚卻不能碰菸酒。

“居然有這麼多好東西!”方剛直起腰,笑著說。中年僧人連連擺手,說都是那些居士送給師父的禮物,師父是有修行的人,哪能貪圖這些享受之物,所以就只好堆在倉庫裡。

這時,方剛忽然想起在曼谷時靜修打電話,好像說過白紙要在窗戶裡面糊,而不是外面,就指著窗戶:“你們怎麼又把紙糊在外面,這不是白費力氣嗎?”

聽到他這麼說,中年僧人很驚訝:“您怎麼……知道這事?”方剛笑了起來,說出靜修在泰國時接電話的內容。中年僧人這才明白,笑著低聲說:“其實裡面也有白紙,但有居士不高興了,非讓我把裡面的紙也弄個小洞不可!”

“為什麼?”方剛問道。

這時,有個年輕和尚走過來,對中年僧人說:“身如師父有客找你。”那中年僧人對方剛說:“方老闆,你先自己轉轉,我有事過去,馬上回來,你等著我,等我啊!”方剛點了點頭,看到中年僧人小跑著跟那年輕和尚走了,他沒什麼事,就又順原路轉到後院。右側有棟兩層樓,上面有欄杆,裡面都是一排排的房間,方剛猜測應該是和尚住的禪房,反正也沒人把守,就信步走上去。

上到二樓來到離樓梯口最近的禪房,隔著門玻璃看到那個叫心止的年輕和尚在屋裡,坐在床邊正擺弄相機,不時拿起來對著眼睛取景。轉頭看到站在門外的方剛,心止立刻放下相機,站起身開啟房門,恭敬地對方剛雙手合十行禮。方剛也回了禮,笑問:“還在擺弄相機嗎?”說完就要進來。

“不行,”心止和尚有些慌亂,“廟裡有規定,普通僧人的房間不讓居士進……”方剛問為什麼,是怕居士偷東西嗎,心止連忙擺手說不是,只是怕僧人跟居士走得太近,對紅塵中的俗事接觸過多,能生出干擾修行的外心。方剛哈哈笑起來,大步邁進禪房,心止還想阻止,又沒說出口,趕緊把房門關上。

方剛大刺刺地坐在床邊,看到屋子很小,只有一床、一桌、一椅和一櫃,單人臥室,說明這寺廟的禪房還比較寬裕。他拿起放在床上的相機,見非常精緻,上面印有canon的標誌。鏡頭很長,方剛完全不懂相機,拿起來對著眼睛看了看,沒大興趣,隨手又扔回床上。心止連忙過去拿起來,似乎生怕摔壞。方剛笑:“又不是紙糊的,怕什麼?”

心止笑著說:“那是,只是我很喜歡。”方剛問是不是還有個相機,心止點點頭,開啟衣櫃,從裡面又拿出一個印刷精美的相機包裝盒,上面印著nikon字樣。開啟包裝盒拿出來,小心翼翼地遞給方剛,方剛擺弄幾下,說實話除了英文標誌不同之外,他沒看出有什麼區別,索然無味地還給心止。

“兩部相機效能有什麼差距?”方剛問道。

心止說:“基本一樣,都是廣角帶長焦,成像效果差不多。”方剛問誰送的,心止回答:“是位姓包的居士,經常來寺廟拜佛進香,好像是什麼金融借貸公司的老闆,我也不懂,反正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