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五百七十四章 林昭膨脹了! (第1/2頁)

加入書籤

青州跟幽州當然是有區別的。

青州是青州總管府的治所,也就相當於是青州地區的“國都”,打下了青州,回到長安的時候功勞自然會大一些。

而這位被武慎稱為書袋的恆陽將軍章衍,也並不是簡單的人物,他之所以跟武慎提起這件事,就是刻意想誘武慎去打青州,而他自己則是去取幽州。

青州與幽州相隔數百里,如果兩個人合兵一處,從南打到北或者說從北打到南,哪怕戰事順利,也至少需要四五個月甚至半年以上的時間才有可能能把青州從南到北掃上一遍。

而兩個人臨出長安的時候,都在康東平面前撂下狠話,最多三個月,就能替朝廷拿下青州。

即便這三個月不算沿途行軍的時間,也不可能讓他們合兵一處,從南往北打。

因此,他們兩個人從出長安開始,就註定了要兵分兩路。

而且按照章衍的情報,那個越州林三的人馬,也是分在了兩處,一處在青州,另一處則是在幽州。

聽到這個情報的時候,章衍在心裡狠狠嘲笑了林昭一番。

青州現在相比范陽軍,處在絕對的劣勢,如果想固守,最好的法子就是合兵一處,抱團抵禦,而這個進士出身的林三郎,竟然愚蠢到分兵兩處,簡直是自尋死路。

不過章衍生性謹慎,即便如此,他也沒有強行去爭打青州的差事,而是很痛快的把打青州的活交給了武慎的靜塞軍。

這位恆陽將軍心中暗自嘀咕。

“先前詳細問了二爺曾經帶到青州的那些人,他們都說青州城裡有一些詭異的罐子,丟到人堆裡就會炸開,甚至魏平就是死在這種罐子手裡……”

魏平,跟他們這些康東平的義子其實年紀相仿,而且是當時范陽軍中最被看好的一個年輕人,所有人心裡都清楚,這個魏平用不了多久,就會被康大將軍收為義子,有機會統領范陽九軍的其中一軍。

然而,這個范陽軍中數得著號的猛將,不明不白的死在了青州城下。

因此,章衍心裡就有些警覺。

他不知道青州的陶罐到底是什麼東西,也不清楚那玩意兒到底厲害到什麼地步,對於這種未知的事情,他打心裡不願意去冒險,因此他乾脆把這個差事丟給了武慎。

這就是這個時代人思想的侷限性。

章衍明明知道青州城裡有火器,甚至還了解了一些這種火器的內容,但是他不清楚這玩意兒到底是什麼,以及能不能複製。

因為這個世界上不曾出現這個東西,因此章衍下意識的覺得青州的火器應該是不能量產的。

他不知道的是,此時幽州城裡的火器,論數量比青州城裡的火器還要高出一些,就連青州新弄出來的火銃,也是第一時間配發幽州。

兩個范陽軍的將軍在清河只修整了兩天,便帶著手下人馬離開了清河,兩支軍隊趕到德州的時候,便開始分道揚鑣。

武慎領靜塞軍一路南下,直撲南邊的青州城。

而章衍,則是帶著自己的恆陽軍北上,朝著幽州方向緩緩前進。

在這個時候,已經從棣州回到青州的林昭,終於收到了關於這兩支軍隊的詳細資訊。

他坐在自己的書房裡,看著手裡剛剛收到的訊息,面色凝重。

“恆陽軍兩萬三千餘人,靜塞軍足足有兩萬五千餘人。”

他把手裡的訊息隨手丟在桌子上,微微搖頭。

“原來我以為他們只有四萬人,現在看來分明已經接近五萬人,范陽九軍一口氣被派出了兩個軍,康東平真是捨得。”

林昭這段話,自然不是在自言自語,一身白色衣裳的崔芷晴就坐在他旁邊的矮桌背後,素手提筆。

她在紙上寫了幾個字之後,放下毛筆,抬頭看著林昭,問道:“這五萬人都朝著青州來了麼?”

“不曾。”

林三郎眯了眯眼睛,微笑道:“好像在德州兵分兩路,一個往青州來,一個朝幽州去了。”

說到這裡,林昭呵呵一笑:“本來按照我跟裴叔商量的計劃,如果他們集中兵力,強行攻打青州或者幽州其中一座城,那麼另一座城就要設法救援,當時我跟裴叔還擔心,青州到幽州的路途太遠,支援時間肯定也不會太短,遠水解不了近渴。”

“沒想到我在頭痛這個問題的時候,這些范陽軍倒是自己撞上門來了。”

聽林昭這個語氣,崔芷晴就知道他肯定有自己的把握,當即站了起來,走到林昭的身後,幫著他輕輕揉捏肩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