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五百六十三章 蜀中王佐 (第1/2頁)

加入書籤

此時的皇帝陛下,已經心灰意冷,整個人看起來全然不像是三十多歲的壯年,他頭髮雖然沒有白多少,但是精神狀態卻很是不好,神色枯敗,沒有什麼神氣。

相比較來說,他甚至還沒有滿頭白髮的林簡精氣神充足。

林簡是在撤往西川的半路上醒過來的,醒過來之後他便幾乎接手了整個西逃隊伍,從長安到成都,都是他林元達在一路操辦。

“康賊應當是想用厚利,暫且穩住朝廷的各地軍隊,因此他這一次封王的物件,多是各地的節度使。”

林簡說完這句話之後,抬頭看了皇帝一眼,開口道:“陛下,現在朝廷不能在蜀郡坐以待斃,請陛下即刻給各節度使下詔書,讓他們務必齊力同心,襄助朝廷戡亂平叛。”

皇帝陛下滿臉疲憊之色。

他有氣無力的看了林簡一眼,然後自嘲一笑。

“現如今朕都給人趕出了長安城,朕下的詔書還有什麼用處?那些手握重兵的節度使在長安有難的時候都沒有人來馳援長安,如今更是各懷異心,說不定這些人都已經接受了叛軍敕封的王爵。”

他閉上眼睛,緩緩吐出一口氣。

“算了罷,算了罷。”

“老六也是我李家的血脈,既然他爭贏了,這皇位讓給他,朕……也無話可說。”

“陛下!”

林簡睜大了眼睛,起身看著上首已經如同行屍走肉一樣的皇帝,滿臉不可置信:“陛下,且不說康賊身邊那位六皇子是不是六皇子,即便是,他這個皇位也坐不長久,一旦康東平穩定了局勢,定然會謀朝篡位!”

“現在天下民心尚在,大周國運也在,陛下…萬不可自絕大周國祚啊!”

林簡說這番話的時候,渾身都在顫抖。

到這個時候,他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當初力保東宮的舉動到底是對是錯,假使當時按著先皇的意思,真的廢了東宮另立其他皇子,大周如今的局面,說不定不會到這種不可收拾的地步。

畢竟這位天子,實在是…太不成器了。

李洵坐在行宮新立的帝座上,渾身上下提不起一點力氣。

他沉默了許久之後,才低頭看向下首的林簡,然後默默嘆了口氣:“林師,朕的心…已經與長安城同死了,現在朕實在是打不起精神去應對這些事情,朝廷裡的事情,就都由林師您做主罷…”

“一切事情,都依照林師的意思去辦。”

林簡低頭暗自嘆息,然後開口道:“陛下,臣的意思是,先將蜀郡升為成都府,然後再立成都為大周陪都,這樣陛下仍舊住在國都裡,大周的朝廷就仍舊在。”

大周是州郡制度,但是一些發展的比較好的地方,就會立府,比如說京兆府,河南府,太原府。

這些立府的地方,行政長官也不再是刺史,而是府尹,比如說京兆尹,河南尹,太原尹等等。

林簡的這個建議的意思是,立了陪都之後,最起碼能保住朝廷最後的體面,能夠在成都與長安兩兩相望,將來還有興復舊都的希望。

林簡說到這裡之後,頓了頓,繼續說道:“至於成都尹的人選,臣建議可以破格啟用原京兆府少尹齊宣。”

作為戰時陪都,成都尹這個位置無疑十分重要,畢竟成都府上下政事,都要有這個成都尹一手操辦,而林簡建議的這個人選,也有他的深意在。

齊宣原本就是京兆府少尹,對於這種府中政事的處理並不陌生,而且他還是皇帝的表兄弟,由他坐在這個重要的位置上,皇帝也能睡得踏實一些。

更重要的是,齊宣的父親乃是朔方節度使齊師道。

如今朝廷想要興復舊都,靠原先長安禁軍以及現在劍南節度使麾下的兵力,基本上是沒有什麼可能的,所能倚仗的只能是各地的這些“軍頭”們,其中齊師道就是一個最大的軍頭。

讓他的長子擔任陪都府尹,也算是賣他一個好,將來真正打起來的時候,朔方才會真正出力。

皇帝沒有多想,便點頭道:“那就照此辦理,勞煩林師了。”

林簡低著頭,繼續說道:“再有就是,朝廷需要派一些有分量的人,離開西川去往朔方河東,一來是檢視北邊的戰事,二來也好統籌兩地的兵力,以籌備合擊康賊之事。”

“有分量的人?”

皇帝陛下大皺眉頭。

“原本這件事,讓朕那個八弟去辦最是合適,但是老八他失落在了長安不知所蹤,現在朕的身邊……”

他嘆了口氣,神情有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