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四百六十七章 無人主之相 (第1/2頁)

加入書籤

朝廷開始動用各地折衝府的訊息,對於林昭來說並不覺得意外,雖然他身在青州,但是他比誰都清楚時局的嚴重性,在這個當口,朝廷做這種動作也在情理之中。

而李煦從長安離開,前往河南府守城的訊息,就讓林昭有些詫異了。

這位世子殿下,與長安城裡的其他宗室可大不一樣,可以說他是新朝的第一功臣,也是皇帝身邊最親近的人!

這麼說吧,假如京城裡的那位宋王爺突然頭腦發昏,不準備把自家的王爵穿給李煦了,那麼第二天,丟掉王爵的多半就是老頭自己,世子殿下立刻就可以宗府襲爵!

這樣一個在新朝份量極重的人,按理說是不應該到前線那種極為危險的地方去的,即便去了,也應該是以副手的身份去幹主官的活,這樣一來即便河南府沒有守住,這口天大的黑鍋也有人替他背了去。

而如今,李煦不僅去河南府守城了,甚至還全權接管了當地的防務,如果能夠守住,自然是大功一件,一旦河南府失手,這個罪過……可就大了。

甚至大到李煦這麼多年的功勞,都要被抵消個七七八八。

更關鍵的是,在林昭看來,以如今范陽軍的勢頭,禁軍固守京城待援或許還有可能守得住,但是想要守住河南府……

可能性不大。

林昭當著鄭涯的面,從自己的書桌上撿起一支炭筆,然後在一張白紙上畫出了長安城與河南府的大概位置。

林昭把這張白紙,放在了鄭涯面前,他伸手指著河南府的位置,聲音有些低沉:“河南府距離長安還有五百里的位置,這個位置是很不好守的。”

“禁軍如果敢出三成以上的兵力固守河南府,那麼范陽軍就敢繞過河南府去打潼關,打下的潼關,就可以直接兵臨長安城下。”

“而禁軍如果只派出一衛,那麼……”

林刺史微微嘆了口氣,開口道:“恐怕河南府破城,只是時間問題。”

“原本就是要拖延時間。”

鄭涯微笑道:“李家皇帝已經下令讓太原的河東節度使去支援朔方了,兩家合兵之下,如果能夠擊退突厥人,只要河南府能夠堅持足夠的時間,他們就能夠回師支援京城,到時候康東平就會死在河南府。”

“這個想法,有些天真了…”

林昭閉上眼睛,心中暗暗嘆了口氣。

他從乾德九年開始,就陸續從大通商號那邊拿到有關於范陽軍的訊息,這個康大將軍且不論政治能力如何,但是帶兵確實很有一套,麾下的邊軍戰鬥力,已經要超出禁軍不少。

況且突厥與大周作戰的那麼多年,曾經的文皇帝以舉國之地北征,尚且沒能平滅突厥,導致大周的邊關這麼多年來一直都是固守的狀態,沒有道理兩個節度使合兵,就能迅速擊退突厥人。

林昭用炭筆在紙上又畫了一個兩個圈,其中一個圈在河南府的洛陽城,另一個圈則是劃在了潼關之上。

“能否守住長安城,關鍵就在洛陽與潼關,守住這兩個地方,長安城或許還有得救,如果這兩處地方被攻破……”

長安四周是無險可守的。

要守就只能守潼關,或者守重城洛陽,守住這兩個地方,才有機會守住長安城。

鄭涯伸頭看了看林昭在白紙上畫的幾個圈圈,不禁笑道:“據我所知,三郎你是科考入仕,什麼時候開始研究兵事了?”

林昭微微搖頭苦笑,沒有說話。

另一個世界的安祿山,同樣是從范陽起兵,等他們先後攻破洛陽與潼關,逼近長安城的時候,長安君臣不攻自潰,嚇得逃出長安,叛軍幾乎不費吹灰之力,便拿下了長安。

如今,范陽軍已經兵進河南府,只要他們拿下洛陽,再拿下潼關,恐怕長安城真的會失陷。

鄭大官人但是不怎麼著急,他伸了個懶腰,滿不在乎的說道:“且讓他們打去,就是改朝換代了也不稀奇,李周王朝已經二百來年,國運也差不多到頭了。”

林刺史站在一旁,沒有答話。

鄭涯便抬頭看著他,微笑道:“看不出來,三郎你還挺忠心朝廷的。”

“我算不上忠心朝廷。”

林刺史微微眯了眯眼睛,開口道:“氣數輪轉,國無恆強,改朝換代的事情也並不奇怪,但是我見過康東平,其人……”

“全無人主之相。”

“況且范陽軍一路西進以來,燒殺擄掠無惡不作,這種軍隊絕然得不到民心,即便是給他們打下了長安,也是一時得意而已。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