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四百五十六章 來的太快了 (第1/2頁)

加入書籤

齊大將軍也忍不住皺了皺眉頭。

“即便如此,也只能靠朝廷的禁軍去擋,我朔方這裡是不能動的。”

齊師道聲音低沉:“北邊外敵犯邊,我這裡一動,守不住邊關不說,還會腹背受敵,到時候整個天下立刻就要大亂了。”

這位齊大將軍態度鮮明,他的意思是,不會放棄邊關去救長安城。

李煦也明白其中的道理,他長長的嘆了口氣:“姑父這裡,只要能守住邊關就好,據侄兒所知,康東平不止聯絡了突厥一部,他還聯絡了契丹人甚至吐蕃人,契丹剛興起十來年,沒有突厥這樣家大業大,不敢率先動手,不過一旦我大周亂了,這些契丹人多半就不會在一旁坐視了。”

契丹,原先只是東北的一個小股部族,族人以狩獵為生,而且族群之間互相攻伐,不怎麼成氣候,不過十來年前契丹部出了個名叫耶律乙的年輕人,經過數年時間一統契丹諸部,這十來年時間,耶律乙帶著族人南征北戰,在北邊的勢力越來越大,成為了北方的新興勢力之一。

齊師道忍不住嘆了口氣,低聲道:“當年先帝已經有清理康東平的念頭,只可惜先帝走的太急,讓康東平逃過一劫,才致今日之禍。”

李煦低頭思索了一番,對著齊師道低頭道:“姑父,您原先在范陽也做了許久的節度使,范陽軍中,可有您的一些舊部,如果能聯絡到他們,或可有大用。”

齊大將軍瞥了一眼李煦,有些不客氣的說道:“東旭你想的太天真了。”

“如果是兩三年前,范陽軍的一些人我或許還能夠使得動,但是如今康東平已經去范陽三年有餘,這麼長時間,我手下那些人即便原來認我,現在也不可能認我了。”

“況且……”

這位已經有一些白髮的大將軍深深皺眉:“況且,這些人受康東平裹挾,不說多,只要打下一兩個州郡,手上沾染了血腥,便再沒有回頭路可走,只能死心塌地的跟著康東平,一條路走到黑。”

說到這裡,大將軍看著李煦,沉聲道:“東旭還是儘快回長安一趟,看一看現在究竟是個什麼情況,順便替我將朔方的情況,上達聖聽。”

齊大將軍緩緩說道:“跟聖人說,不管有多少外族,朔方這裡臣會拼死守住邊防,絕不會讓那些外族進逼長安。”

李煦微微嘆了口氣,開口道:“姑父,您還是親自寫一封奏書罷,侄兒替您帶到長安去。”

說到這裡,世子殿下臉上擠出一個笑容,開口道:“還有個好訊息差點忘了跟姑父說,大郎他因為治地有功,已經升任京兆府少尹了,姑父一家父子兩人俱是重臣,將來一定會成為我大周的顯赫門庭。”

聽到這個“好訊息”,齊大將軍殊無喜意,他微微低頭,開口道:“這件事,你姑母已經寫信跟我說過了,要我說,齊宣現在的本事,是不該做到京兆府少尹這個位置上的。”

他聲音如同悶雷一般。

“朝廷這般任人,有些兒戲了。”

李煦尷尬一笑,沒有多說什麼。

兩個人正在書房說話,外面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敲門聲。

一個聲音在門口響起。

“大將軍,突厥人逼近豐州了!”

齊師道沒有說話,霍然起身,大步朝著門口走去。

走到門口的時候,他推開房門,回頭看了李煦一眼。

“東旭,我要親自去城牆督戰,沒有精力照看你,你現在就動身離開豐州,免得傷到了你,我不好與宋王兄交代。”

他聲音低沉:“你回長安之後,將朔方的情況,一五一十的上報朝廷。”

李煦張了張口,想說些什麼,但是卻沒有說出口,只能對著齊師道恭敬低頭,行禮道:“侄兒遵命。”

…………

就在豐州已經開始戰事的時候,另一邊的青州城裡,林刺史卻遇到了一件煩心事。

在青州的刺史府裡,趙歇頗為辛苦恭敬的站在林昭身後,微微躬身:“相公,情況就是這個情況,營裡的許多兄弟都不願意再繼續做團結兵了,叫嚷著要回家種田去。”

林刺史皺了皺眉頭,開口道:“哪裡有這麼嚴重?都是窮苦人家出身,在訓練場上吃著苦,就受不住了?”

“倒也不是受不住。”

趙歇開口解釋道:“像我們這些趙家寨來的兄弟,以及一些身子壯碩的,都能夠堅持下來,但是一些本就羸弱的兄弟,被裴將軍這麼燻下來,就有些吃不住了。”

“他們……”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