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四百五十八章 發育時間 (第1/2頁)

加入書籤

這個一身紅衣的司宮臺少監,跪在了御階之前,手裡高捧著一份從朔方緊急送過來的文書。

其實按照朝廷的流程,外臣上書應該是從朝廷送到皇帝手中,而不是經過內廷,但是齊師道這封奏書來的太急,根本來不及走流程,便送到了司宮臺手裡直接呈給皇帝。

到了一定級別的官員,就有這種“直達天聽”的權力,如果是林昭這種地方上不怎麼起眼的刺史,是沒有辦法把奏書直接送到皇帝手裡的。

看到了這個少監顫巍巍捧在手裡的奏書,皇帝陛下沉默了許久,才站了起來,親自走下御階,從這個宦官手裡接過了這份奏書。

皇帝一站起來,原本在殿中坐著的幾位宰輔也都紛紛跟著起身。

奏書上字數並不多,皇帝陛下展開看了幾眼,便默默的嘆了口氣,轉身將奏書遞給一旁的門下侍中曹松。

自崔衍“意外離世”之後,曹松便成了政事堂裡資歷最老的宰相,隱隱已經取代了崔衍的位置。

曹松接過手看了一遍之後,又遞給了一旁的林簡,就這樣很快,這份齊師道急送長安的文書,就被幾位尚書統統看了一遍。

曹松微微欠身,對著皇帝開口道:“陛下,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此時已經無有他法,只能設法破賊了。”

皇帝聲音有些沙啞,開口道:“康賊在這份文書裡寫道,六弟現在就在他的軍中,諸位愛卿覺得,此言是真是假?”

曹松搖了搖頭,開口道:“陛下,六皇子早已經在長安病逝,如何能出現在范陽?這定然是康賊假借六皇子之名謀逆,不足信。”

幾位宰相紛紛附和。

唯獨林簡猶豫了一下,雲裡霧裡的說了一句,沒有回應這個問題。

他是見過衛忠的,知道這裡面可能有些問題,說不定那位六皇子真的沒有死,被衛忠交給了康東平。

皇帝陛下點了點頭,聲音低沉:“曹卿,你現在便去召集六部五監九寺以及十二衛大將軍以及長安城三品以上武將議事,儘快議出一個破敵的章程,送到朕這裡來。”

曹松恭敬低頭。

“臣……謹遵聖諭。”

…………

長安城距離范陽有足足兩千里路,這個時代通訊極為落後,就在長安城收到范陽造反檄文的時候,康東平事實上已經宣佈造反六七天了。

這六七天時間裡,康東平派出了手下的高陽軍為先鋒軍,從滄州一路打向長安城,以范陽軍邊軍的戰鬥力,各州的守軍根本擋不住高陽軍的兵鋒,只五天時間,高陽軍便已經連破德州與貝州兩州。

相比於訊息延遲的長安城來說,距離范陽極近的青州,倒是訊息靈通得多,不僅在康東平造反之初,林昭這邊就得到了訊息,他甚至能清楚的知道範陽軍打到了哪裡,現在在什麼位置。

就在貝州破城的時候,林刺史正領著二百新兵,填充進青州軍之中。

因為裴儉訓練的手段實在太狠,即便林刺史願意加錢,還是有一百多個人離開了青州軍大營,被開革了出去,好在林大青天在青州的聲望極好,他親自出面,幾天時間便又招了二百多人。

而且這二百人還是林昭刻意挑選出來的精壯,想來能夠經受得住裴儉的摧殘。

到了青州軍大營交接完新兵之後,林刺史在裴儉的陪同下,來到了他的“帥帳”之中。

進帥帳坐下之後,林昭有些無奈的嘆了口氣:“裴叔你練兵的法子也太狠了一些,方才我在大營裡看了,有些人確實禁受不住,還是要循序漸進的好。”

“那是小公子你帶來的這些人,底子太差了。”

裴儉滿不在乎的說道:“要是當年的禁軍之中,這些人根本選不進禁軍,能進禁軍的,這些訓練也不在話下。”

“不是沒有那個條件嘛。”

林昭嘆了口氣:“青州上下統共也就十幾萬人,能夠選出這些人就已經很不錯了。”

說到這裡,他頓了頓,繼續說道:“不過這個時候,訓練得狠一些也是應該。”

他抬頭看向裴儉,聲音低沉了下來:“裴叔,這一支青州軍,什麼時候可以成軍,可以上戰場?”

“要說上戰場,隨時都可以。”

裴黑臉聲如悶雷,開口道:“但是現在只能說是勉強能用,真正要能像驍騎衛那種戰鬥力,少說要一兩年才行。”

“來不及了。”

林刺史咬牙道:“最多明年,我可能就要用他們。”

現在,已經是永德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