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四百二十章 頭版頭條 (第1/2頁)

加入書籤

崔衍罷相,絕對是震動長安城,乃至於震動天下的大新聞。

這位崔相,乃是當年鄭相之後,第一個掛三省主官的宰相,即便是在先帝朝的時候,他也是當之無愧的政事堂首相,實打實的文官第一人。

即便是後來,宰相曹松也掛了門下侍中的職位,但是比起崔衍來,在政事堂還是要差上一些。

甚至於就連同是千年世家的清河崔氏,這些年也因為崔衍的關係,地位在世家之中拔高不少,崔家在長安城裡,也成了當之無愧的第一相門。

如今,這位宰相也因為受賄,被罷相了。

與當年鄭溫明面上被罷相的理由如出一轍。

看完這條來自於長安的“新聞”,林三郎默默的把信紙塞回信封裡,微微皺眉。

老實說,崔衍罷相這個結果,並不讓林昭趕到意外,畢竟這位崔相乃是先帝朝的首相,地位實在太高,而且又升無可升了,新帝用起來也會不太順手。

更重要的是,新皇帝需要他把這個首魁的位置騰出來,讓給自己人。

比如說林元達。

因此,從新帝嗣位之後,崔衍罷相就成了早晚的事情。

讓林昭感到不對勁的是崔衍罷相的方式。

按照正常流程來說,官做到崔衍這個級別,只要皇帝給個暗示,再給點好處,老頭多半就會怪怪的自己上書請辭,不會鬧成這樣。

至於崔衍受賄的事情……

清河崔氏是千年名門,國朝初年出了不知道多少宰相,崔衍或許會收一些門生故吏的禮物,但是真要說他會為了這些禮物去幫人辦事……

清河崔氏,不至於如此。

再說了,崔衍這個人這麼些年在政事堂裡,即便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這個時候無論如何也應該給他一個體面才是。

除卻體面之外,再有就是罷相的時間…

皇帝登基至今還不滿三年,而且這三年時間裡,他有一半的心思都用在了蓋房子上面,對於朝堂的掌控,遠沒有到先帝那樣舉重若輕的地步。

按照林昭先前的估計,崔衍估計會在皇帝即位五年之後上書致仕告老,到時候皇帝給崔家某個後輩封個合適的官職,君臣倆依依不捨的惜別一番,再灑下幾滴眼淚,流程就算走完了。

如今,崔衍下臺過程這樣不體面,著實出乎林昭的意料之外了。

想到這裡,林刺史猶豫了一會兒,把這封信收在了自己隨身攜帶的木盒裡。

平時林昭看北疆的訊息,基本上是看完之後就燒了的,免得被人發現馬腳,惹來不必要的麻煩,但是這個長安城來的訊息就沒有這個必要。

因為崔衍罷相的訊息不算什麼秘密,很快就會遍傳天下,這條訊息是大通櫃坊快馬加鞭送到青州來的,但是即便是尋常渠道,最多一個月,訊息也會傳到青州來。

收好了信之後,林昭站在自己房間的窗前,默默的看了一眼長安方向,心中有些嘀咕。

“也不知長安城,現在是個什麼情況……”

林刺史自言自語:“以清河崔氏的底蘊,即便崔相下臺的很不體面,應該也不至於到牢獄之災的地步,崔衍離開政事堂,政事堂首魁應該會落在曹松的頭上…”

宰相曹松身上掛著門下侍中的頭銜,乃是除了崔衍之外的政事堂次相。

“七叔他想要主持政事堂,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想到這裡,林昭在心裡默默嘆了口氣。

康東平目前還沒有動作,長安城倒是先不安寧了,原本有崔衍在,最起碼鎮的住長安朝廷,讓朝堂不至於亂起來,如今崔衍罷相,天知道長安會變成什麼模樣。

“再多給我些時間啊。”

林刺史語氣幽幽。

………………

與此同時,遠在千里之外的長安城裡。

崔衍罷相的訊息,是大通商號快馬加鞭送去青州的,即便如此,這會兒也過去半個月左右的時間了。

此時,崔相併沒有離開長安,而是仍舊住在勝業坊裡,按照天子的意思,接受三法司定罪。

長安城大半的目光,都盯在了這位崔相頭上。

這天傍晚,太陽剛剛下了山坡。

天色漸暗的時候,一個紫袍青年騎在一匹大馬上,急匆匆的趕到了平康坊。

到了平康坊林府門口,他翻身下馬,徑直邁步闖了進去。

林府的下人們多半認得他,並不敢阻攔,只能任由他進去,不過這人顯然也不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