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四百零七章 名字與表字 (第1/2頁)

加入書籤

元達公的臉色驟然嚴肅起來。

他跟伏牛山那些江湖中人的關係比較複雜。

早年他外放南陽做官的時候,也是因為年輕氣盛,才保下了伏牛山趙家寨的人,後來趙家寨的人記下了這份恩情,這些年來一直在盡全力相幫林簡。

但是作為一個很傳統讀書人的林元達,原先並不想跟這些江湖中人牽扯上太深的關係,直到那年二十多個伏牛山的人,先後因他而死。

那件事情之後,林簡便改變了對於江湖中人的偏見,不過因為他心裡又覺得自己虧欠了伏牛山,愧對這些江湖中人,這幾年一直沒有好意思去伏牛山。

聽到了林昭的話之後,元達公沉默許久,才緩緩說道:“咱們叔侄眼中的前程,在他們眼裡未必就是前程,我們林家已經對不住他們了,要是你再把他們家裡的人帶到青州去,碰到了什麼危險,將來咱們叔侄都無顏再去伏牛山為趙籍祭掃了。”

林昭微微眯了眯眼睛,開口道:“七叔,大周有國二百年,哪個周人不想要個朝廷的前程?伏牛山的趙家人不曾豎旗造反,便一定會想要這份前程。”

“至於危險……”

林昭咳嗽了一聲之後,繼續說道:“侄兒不會從他們那裡帶走太多人,最多就一二十人。”

“侄兒還兼了青州的團練使,正要用這些趙家人作骨架,訓練出一支我能夠使喚的動的青州兵出來。”

林昭的年紀不大。

他這個年紀,去青州任刺史,別人都不一定會心服,更不要說是去任團練使了,那些青州的州兵一定會不服他。

而林昭,也沒有準備費時費力的去“收服”那些青州兵,而是準備自己搞一個出來。

見林元達還有些猶豫,林昭對著他開口道:“侄兒可以跟叔父保證,此去伏牛山,絕對不會強迫任何一個趙家人隨我去青州,即便那邊人同意,我也最多帶三十個人。”

說到這裡,小林探花笑了笑,開口說道:“將來這些江湖中人,在青州得了官,說不定還會感謝叔父您的恩德。”

“你帶去青州,謝我做什麼?”

元達公長嘆了一口氣之後,開口道:“罷了,你既然有這個心思,那我也不攔你,只是青州不比長安。”

他低聲道:“長安城裡雖然同樣兇險,但是一切都有道理可講,不至於突然死於非命,等你到了地方上,一個不小心,就會有人想要你的性命。”

“牧守一方,非是兒戲,三郎一切小心才是。”

說到這裡,元達公似乎想起了一些當年的舊事,感慨道:“當年我去南陽郡任郡守的時候,年紀比你現在還長一些,那個時候我便險些死在了南陽,如果不是岳父家裡出力,我恐怕很難離開南陽。”

說到這裡,元達公聲音低沉:“你是個有主見的人,別的話七叔便不跟你說了,只跟你說一句。”

他緩緩開口:“若是碰到兇險了,想辦法回長安來。”

這位越州林氏的長輩,伸手拍了拍林昭的肩膀,語氣平靜:“你年紀還小,即便天下將有什麼禍事,也不該你來擔,更不應該全讓你來擔,碰到事情了,就回長安來。”

大林相公對著林昭笑了笑。

“只要回到長安城,天大的事情,為叔都可以替你扛一扛。”

聽到這句話,林昭心裡也頗為觸動,他後退兩步,對著林簡恭敬作揖。

“多謝叔父,侄兒…”

“記下了。”

………………

因為給事中的差事已經交割完了,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裡,林昭就一直在做出門的準備。

這幾天時間裡,他先是跟兩個舍友吃了頓飯,與丹陽大長公主道別,然後又跑去純陽觀見了見小道士李玄通師徒倆,最後他還去了一趟帝陵,向老太監衛忠告別。

此時,已經守了兩年帝陵的衛忠,頭髮花白了一些,但是整個人的精神狀態卻十分不錯,每日裡在林昭給他開闢的那個花園裡,種種花養養草,照顧照顧享殿的香火,日子過得也算愜意。

值得一提的是,司宮臺的後繼者,也難得的表現出了慈悲的一面,並沒有人對這位司宮臺的老太監下手,也沒有人過多為難他,似乎所有人都預設,讓他在帝陵養老。

其實細細一想,司宮臺的人也不會對這個老傢伙動手,畢竟衛忠已經對他們的權位沒有了什麼威脅,更重要的是……

誰都會有這麼一天。

一朝天子未必一朝臣,但是一朝天子一定是會有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