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一百九十一章 林昭的舅舅們 (第1/2頁)

加入書籤

刑部,是總管刑獄的衙門,哪怕是各地官服要判處罪犯死刑,也要先上報刑部核審才對,理論上來說,刑部會存有所有死刑案的案卷。

如果是發生在長安城裡的,尤其是在官員身上的案子,刑部統統都有所記錄。

眼前的這個秦老先生,是石鼓書院出身,明經功名,二十年前乃是主管刑部案卷的主事。

林昭看向這個面容蒼老的老先生,心中竟然有些緊張。

大周對讀書人算不上特別好,但是也絕對算不上特別差,尤其是對於九卿以上的官員,哪怕真的犯了錯,收了點錢,朝廷一般也會給他一個體面,讓他告老還鄉去。

而到了宰相這個級別,只要不謀逆,一般都不會有什麼太大的罪過。

秦老先生低頭喝了口酒,抬頭看了看林家叔侄兩個人,繼續說道:“鄭相當年……是被捲進的一場謀逆案中,此案涉及甚廣,除卻鄭相之外,當時長安城裡被抄家的就有六七家,前後因此而死的有一兩百人,而且基本上都是……”

“都是城北的官宦人家。”

因為皇城坐北朝南,處在長安城的正北,因此權貴們多半住在北城,尤其是靠近皇城的幾個坊。

“不對吧?”

林簡微微皺眉,低聲道:“師叔,二十年前我也已經在長安做翰林了,當時只聽說鄭相是犯了事,不曾聽說有什麼謀逆大案……”

“如果真有謀逆,我應該不會不知道才對。”

謀逆已經是頂天的大案,如果二十年前朝廷真有什麼謀逆大案,應該鬧得人盡皆知才對,不要說林簡這個翰林,就是長安城裡的普通百姓,應該都會知道。

“因為這件事被人掩去了。”

秦老先生聲音沙啞,開口道:“是天家自家的家事,聖人不想讓這件事情傳出去,案子出之後沒有多久,刑部與大理寺的案卷就都被銷了去,當時出事了幾戶人家,這都被安上了與謀逆無關的罪名……”

“依稀記得,給鄭相的罪名……應該是貪墨。”

聽到這裡,林昭再也忍耐不住了,他開口問道:“老先生,我能問一問,是什麼樣的謀逆案嗎?”

“不能。”

老頭很乾脆的搖了搖頭,沉聲道:“老夫事先就已經說了,這件事不能細問,更不要想著追查,不然只會給你們自己惹禍。”

說到這裡,老頭頓了頓,繼續說道:“不過當面鄭相於朝廷有大功,在出事的幾戶人家裡,鄭家的責罰相對來說是最輕的……”

林昭目瞪口呆:“都已經抄家了,還……”

“抄家是抄家。”

秦老頭聲音沙啞:“除卻鄭家之外,其他幾戶人家都是滿門抄斬,而鄭家只有鄭相一人被斬首,其他家人多是流放充軍,或者錄入教坊司……”

“而且鄭家的事情並沒有過多牽連到滎陽鄭氏,這件事之後滎陽鄭氏雖然沒有以前興旺了,但是也沒有完全衰頹,直接滎陽鄭氏也還有人在長安為官,若老夫沒有記錯的話,如今京兆府的一個少尹,便是出身滎陽鄭氏。”

聽到這裡,林昭心情複雜,他沉默了一會兒,開口問道:“老先生,我想問一下,當時…鄭相膝下,有幾個兒女?”

“時間太久,已經記不太清楚了。”

秦老頭低頭思索了一會兒,開口回答道:“應當是兩兒一女……或者是三兒一女。”

大家族裡排輩分,一般都是與同輩一起排,比如說林簡在同輩行七,但是他父親膝下,就只有他一個獨子。

同樣的道理,林昭的母親在鄭家做姑娘的時候行五,但是並不意味著她有四個姐姐。

林三郎深呼吸了一口氣,開口問道:“這些人……都還活著麼?”

聽這位秦先生的話,林昭的那幾個舅舅,當初應該都沒有死。

“這個老夫就不清楚了。”

秦老頭搖頭苦笑道:“我這些年一直在長安城,所知只是僅限於卷宗,那件事出了之後沒有多久,鄭家的卷宗便被人銷了,之後的事情,老夫也無從得知了。”

聽到這裡,林昭在心中暗暗思量。

當初母親從教坊司流落到越州,後來被父親林清源買回了東湖鎮,這件事情是有疑點的。

就連丹陽長公主也提起過這件事,說當時林清源的財力,應該沒有辦法將林二孃帶回家才對。

但是如今,聽秦老先生提起當年的舊事,林昭心中突然有了一個猜想。

如果……

如果自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