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一百八十七章 名動長安 (第1/2頁)

加入書籤

本來這首憫農就沒有什麼“違規”的地方,其實就連上報宮裡也大可不必,但是既然衛公公要求要一字一句都送到宮裡稽核,林昭在吩咐完編撰司之後,也就把這首臨時加上去的小詩,送到了宮裡去。

到如今,長安風已經出了幾十期,聖人自然不可能再親自稽核這個東西,事實上老皇帝現在除了偶爾想起來會追更一下西行記之外,其他大多數時間,都不怎麼翻看長安風了,而是交給老太監衛忠處理。

這麼一首小詩,衛忠自然也不會太在意,因此這一版的長安風很快“過審”,東市的幾個印刷作坊調好字模之後,很快開始全力印發此物。

到了第三天,林昭的這首憫農,就隨著新版長安風,遍傳整個長安城。

林昭在國子監秋試上寫出這首詩,本來多多少少就有一些揚名的目的存在。

在長安城裡,名聲非常重要,只有出名才能夠引起他人的重視,給自己帶來足夠的關注度,從而為將來的官途鋪路。

大週二百年,許多出了名的文人,到長安之後第一件事就是儘快出名,用各種各樣的手段出名,出了名之後再去考進士,中進士之後一般就很快能夠“補缺”,也就是很快能被安排工作。

除此之外,有了足夠的關注度,在官場上,路也會好走許多,順暢許多。

現在,林昭已經過了國子監的秋試,而對於普通人來說艱難萬分的禮部科考,對於他來說也沒有了任何障礙。

也就是說,如今的林三郎,已然是一個準進士了。

有這一層身份在,他自然就要開始為自己的將來謀算。

抄幾首名詩只是第一步。

有了這幾首詩,他在年內就會聞名長安,到了明年,他再以十五歲的年紀取中進士,成為大周有史以來最年輕的進士,到時候越州林三郎的名氣,就會在長安城裡瞬間爆棚。

到時候即便林昭只是初入仕途,也能夠在長安城裡,總有一些屬於自己的影響力。

林昭的第一步計劃,進行的很順利。

隨著長安風的印發,憫農這首詩在長安城裡傳唱,他很快就出名了。

印發之後短短几天時間裡,長安城裡的各大酒館,多半都能聽到談論憫農的聲音,而這一點,身在國子監的林昭,也感觸頗深。

因為在長安風印發之後的短短几天時間裡,他已經收到了來自許多陌生人的詩會邀請,只三天時間,就有十幾個詩會的邀請。

這些詩會的邀請,有些是見到了林昭的憫農之後驚為天人,想要跟林昭一起討論詩文學問,而另一些人,則是想試一試林昭究竟有沒有詩才,或者是想借著踩林昭的機會,讓自己在長安出名。

當然了,林昭不太擅長應付這種場合,一一婉拒。

他選擇在國子監裡安心溫書。

然而,平靜的日子並沒有過幾天。

在長安風印發之後的第五天,國子監裡來了一個不速之客。

國子監門口,一個一身大紅衣裳的少女,從轎子裡走了下來,她先是抬頭看了一眼國子監的招牌,然後便大踏步的朝著國子監裡走去。

守門的兩個衙差,自然伸手阻攔。

“姑娘,國子監除卻學子以及諸位官員之外,不許外人進出。”

這個紅衣女子停下腳步,悶哼道:“我是李懷安,讓你們大宗師出來見我。”

幾個衙差對視了一眼,立刻就有人下去通報去了。

眼前的這個女子,自然就是陳王府的懷安郡主了。

她封號是懷安,本名自然就不可能再叫李懷安,只是女兒家不方便在外人面前吐露姓名,因此她才在衙差面前自稱李懷安。

一個衙差進去通報之後沒有多久,林元達便領著國子監的司業一起走了出來,這位身著官服的國子祭酒,邁步走到懷安郡主面前,稍稍欠身:“懷安郡主怎麼有空到我國子監來了?”

李懷安連忙對著林簡還禮,臉上擠出一個笑容:“見過大宗師。”

皇室的身份雖然尊貴,但是在長安城裡並不值錢,相比於林簡這種正兒八經的三品大員,不要說懷安郡主這個郡主,就是她的父親陳王爺親自到場,也要對林簡客客氣氣的。

林簡點了點頭,笑著問道:“郡主怎麼跑到我國子監來了?”

懷安郡主眼珠子轉了轉,然後對著林簡微笑道:“是這樣,近幾日長安城裡流傳憫農一詩,我在家中看了,不禁感慨萬千,今日得空,特意來看一看憫農的作者林編撰,想向林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