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一百八十四章 國子監秋試 (第1/2頁)

加入書籤

林昭拒絕了崔姑娘的邀請之後,果然連續幾天那邊都沒有了什麼聲息,很快就到了國子監秋試即將的日子。

在秋試的前一天,連續五天沒有回學舍的齊宣,終於趕回了國子監,與林昭一起備考秋試。

按理說,這位皇帝的外甥,其實是沒有什麼必要去參與科考的,因為他做官的門路很多,不管是以父母的恩蔭入仕,還是他人舉薦入仕,對他來說都是十分簡單的事情,但是齊宣這個人以來喜好文事,二來有些要強,因此準備自己進國子監取個功名。

此時的學舍裡,林昭看了看面色有些憔悴的齊宣,低聲問道:“齊兄,你這幾天都不在國子監,可是出什麼事情了麼?”

“一些家事而已。”

齊宣臉色有些不太好看,低聲道:“我娘不想讓我再參與什麼科考了,她的意思是,今年在長安城裡給我選一門親事,等我成了婚之後,便讓我去父親軍中任事,將來接過父親的職事。”

在大周,文武之間的地位是沒有什麼差距的,類似於齊師道這種邊軍節度使,比起長安城裡的文官地位,甚至還要高上一截。

這也是丹陽長公主不想讓齊宣科考的原因之一。

他的父親,已經被調任朔方節度使,在這個關口,如果齊宣進入朔方軍中,磨練個十幾年時間,將來就可以順理成章的接過齊師道手中的節度使之職,這樣一來,齊家始終有一個在外掌兵的節度使,就可以保證齊家最少興盛兩代人。

這是丹陽長公主,給自己這個長子鋪就的一條康莊大道,只要齊宣肯按部就班的在這條路上走下去,十幾二十年後,大周軍方就會有他的一席之地。

聽到了齊宣的話之後,林昭這才明白他為什麼這麼多天都沒有來國子監,林三郎盯著齊宣看了看,然後低聲道:“齊兄,有一句話本來不該我這個外人來說,但是齊兄這些天對我頗多照顧,我還是想說一說。”

齊宣正坐在自己的桌子旁邊整理明天考試要用到的筆墨紙硯,聞言動作頓了頓,悶聲道:“三郎也要勸我從軍?”

林昭搖了搖頭,嘆息道:“倒不是要勸說齊兄什麼,只是現在看起來,齊兄從軍,確實要比考學前途遠大一些。”

“我家裡又不是我一個兒子。”

齊大公子不以為然,撇嘴道:“我那個兄弟齊屏,你也不是沒有見過,他自小喜歡習武,我喜歡從文,既然天性如此,便是上天註定讓他去繼承父業,何必非要逼我去?”

林昭現在齊宣身後,搖了搖頭:“但是文武不能兩全啊。”

這句話,才是最關鍵的地方。

不管齊家再怎麼受皇帝信任,但是既然齊家在外面有了一個掌兵的節度使,那麼在朝廷裡就不可能再有一個身居高位的文臣,如果齊宣執意從文,不要說在政事堂裡拜相,估計六部尚書甚至六部侍郎這種位置,都不一定能夠坐得上去。

林昭壓低了聲音:“長公主也是想為了齊兄好。”

齊大公子收拾東西的動作頓了頓,然後悶哼道:“我不怎麼喜歡兵事,又吃不得苦,即便只在長安做一個閒散文人,也不太願意去邊疆從軍,家裡的家業,就讓我家二郎繼承去就是。”

說罷,他仍然低著頭,認認真真的準備明天的考試。

林三郎站在一旁看著,頗為敬佩。

雖然很多人少年時都會想著要隨心所欲,但是真正能夠做到的人卻是寥寥無幾,像是齊宣這種放著一條金光大道不走,反而因為個人喜好,刻意去走一條几乎走不通的路,是需要莫大勇氣的。

這一夜,兩個人都沒有怎麼說話。

第二天一早,兩個人都早早的從床上起身,洗漱了一番之後,趕往國子監設在後院的考場。

足足有半個務本坊大的國子監,佔地面積是非常大的,因此各種設施也極為齊備,國子監裡也有專門用來考試的考場,與明年春天真正的禮部考場,完全一模一樣,可以讓太學生們提前感受到考場的一些氣氛。

甚至於每年,禮部舉行科試的時候,如果人數太多考場不夠用,有時候還會借用國子監的考場。

國子監裡,一共有兩千餘學子,扣除書學算學四門學等不在常科的人數之外,國子學與太學的人加在一起大概有八九百人,這八九百人除去一些今年剛入學的學子,以及一些不準備參與明年科考的學子之外,大概還剩下四五百人。

四五百人,國子監的考場是完全裝的下的。

此時考場門口,已經有了衙差在設卡搜身,層層盤查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