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二百五十七章 衣錦還鄉 (第1/2頁)

加入書籤

十幾年時間過去,前世的記憶已經只剩下一個輪廓了,對於林昭來說,越州就是他的故鄉,是生他養他的地方。

誠然,這裡相對於那座高高在上的長安城來說,要顯得有些簡陋,但是對於林昭來說,這兒這裡就是最親近的地方。

當然了,相對於越州城,林昭對於東湖鎮很顯然感情更深一些。

眼見越州城越來越近,林昭還在與齊家的幾個家將說笑。

“越州話不太容易聽得懂,等會大家要是聽不懂了,儘可以來問我。”

相對於長安官話來說,越州這邊的方言屬於吳語的一種,確實很難懂,要知道,哪怕是離家二十年的林元達,至今說話還帶著頗為濃重的越州口音,乍一聽還不怎麼容易聽明白。

林昭也是如此,他剛到長安城的時候,對官話不怎麼熟悉,跟林湛溝通的時候還好,畢竟林二公子雖然不怎麼會說越州話,但是卻是聽得懂的,但是與齊宣等人溝通的時候,就頗為吃力,一直在長安住了三四個月之後,他才能說一口流利的長安官話。

幾個齊家家將聞言,都是哈哈一笑:“這個不妨事,咱們兄弟就跟在林公子身邊就是。”

他們說說笑笑的功夫,越州城已經近在眼前,林昭再城門口與同行的商隊分開,然後與幾個齊家的家將一起走向越州城門。

守門的兵丁檢視了他們的照身帖之後,便放他們進去,到了林昭這裡,卻是一個銅製的魚符,幾個兵丁看了魚符之後,都對著林昭恭敬行禮。

照身帖,是普通百姓的“身份證”,大概是一塊光滑的竹牌,上面寫著籍貫資訊以及畫著大致模樣,由官府發放,而魚符則是官員的身份證明,大多銅製,從一品到九品模樣各不相同。

這個魚符,最主要的功能是用來證明身份,官員持左符,衙門有右符,新官上任的時候,朝廷賜下左符,與衙門的那枚魚符相符合,舊官便可以交接工作了。

林昭中了進士之後,身上並沒有官職,他這枚魚符,還是國子監編撰司總編撰這個差事的魚符,乃是從八品。

順利進了越州城之後,林昭也不再乘坐馬車,而是從馬車上跳了下來,與幾個大漢同行。

他在去長安之前,曾經在越州城裡當了一年左右的“書鋪夥計”,因此對於越州城還是熟悉的,是不是給幾個家將指出一些越州城裡有名的名勝古蹟。

一行人說話的功夫,很快就走了小半個越州城,到了興文坊附近,林昭轉過一個巷子,很快看到了自家的宅子,他停住腳步,深呼吸了一口氣。

“諸位大哥,前面就是我家了。”

他聲音微微有些顫音:“你們先在外面等一等,我去見見我娘。”

幾個人紛紛應聲,笑道:“公子儘管去就是,我等在這裡幫公子看著車馬。”

林昭點了點頭,再次深呼吸,邁步走向了自家的宅子,伸手叩響院門,沒過多久,就有一個看起來十三四歲的丫鬟,來給林昭開了門,開門之後,這丫鬟上下打量了林昭一眼,然後開口問道:“你……你找誰?”

林昭也有些好奇的看著這個丫鬟。

他在臨去長安之前,曾經想給母親找幾個丫鬟伺候,但是都被林二孃給否了,如今只過去一年半左右的時間,自己家裡盡然有丫鬟了!

林昭當然不知道,這些丫鬟並不是林二孃的,而是林家大宅派過來伺候林默林湛兄弟兩個人的,這會兒聽到有人敲門,便過來應門了。

林三郎愣了愣之後,微微一笑:“我是林昭,回家來尋我母親。”

這丫鬟愣了愣,然後瞪大了眼睛:“您……您是昭公子?”

林昭微微點頭,這丫鬟驚叫一聲,扭頭就跑,跑到後院報信去了。

過了片刻時間,一身淡青色衣裳的林二孃,才在這個丫鬟的帶領下,來到了正門口,見到果然是自己兒子回來之後,即便是她恬靜的性子,臉上也露出笑容。

“昭兒……”

林昭深呼吸了一口氣,上前跪倒在地上,恭恭敬敬的給林二孃磕了三個頭,聲音恭謹:“孩兒給母親磕頭了。”

這一次,林昭並沒有用越州話,而是用的長安官話。

林二孃生來就是說長安話的,猛然之間並沒有感覺到什麼不對,等到她上前攙扶林昭的時候,才察覺到自己兒子的口音不對,她很快反應過來,一邊把林昭扶起來,一邊用越州話輕聲道:“怎麼出去一年多,連家鄉話也不會說啦?”

她一邊說話,一邊看向林昭身後,埋怨道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