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二百四十一章 進士榜與長安花 (第1/2頁)

加入書籤

探花郎!

要知道,哪怕是像越州這種幾乎每隔幾年就會出一個進士的科考勝地,探花也是極為稀缺的,二十年前出了一個林元達,便讓整個越州歡呼雀躍,如今二十年後林家又出了一個狀元郎,這種事情,九成九會被傳為佳話,千古流傳!

林昭站在一旁,聽到了這個訊息之後,只覺得脊椎都麻了一下,心情立刻興奮到了極點,他深呼吸了一口氣,勉強平復了一番心情,回頭對著林夫人拱手道:“多謝叔母一年多以來的照顧,侄兒才得以取中進士。”

這話雖然客氣,但是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這一年多時間以來,林夫人一直對林昭極為照顧,而且在他參與科考的時候,幾乎全是林夫人在幫他準備科考有關的東西,他能夠中進士,林簡夫婦倆幫了很大的忙。

林夫人微微搖頭,伸手把林昭扶了起來,笑著說道:“三郎切莫這樣說,你能中進士,是你自己的本事,我們這些做長輩的,只是做了一些本分之事而已。”

說到這裡,她扭過頭看向一旁的下人,微笑道:“去一趟國子監,向老爺報喜,就說三郎中進士第三名,高中探花。”

這個下人連忙點頭,徑直轉頭朝著務本坊去了。

林夫人滿臉笑容,開口道:“三郎且去換一身衣裳,稍後報喜的人就該來了,等接了喜報,赴了鹿鳴宴之後,裡的給越州老家寫一封信,將這件大喜事知會清源兄長與嫂夫人。”

說到這裡,她頓了頓之後,繼續說道:“興文坊大伯那邊,你七叔會寫信知會,當然了,三郎你親自給他寫一封信自然最好,畢竟是林家的家長,總要給他一些面子。”

林昭連忙點頭,躬身道:“叔母教誨,侄兒記下了,等接了喜報之後,侄兒便回去寫信。”

林夫人含笑點頭:“你寫了信之後交給我便是,我差人替你送到越州去,便不走公驛了。”

林昭連連點頭,向著林夫人行禮之後,轉身回自己的院子裡換衣裳去了。

他走在林家的路上,心中雖然高興,但是也隱隱感覺到了一些不對。

他雖然是第一次參加科考,但是科考之前是知道一些大概規矩的,比如說殿試的排名,一般不會與貢士的排名相差太遠。

畢竟貢士的結果,是禮部的侍郎以及一眾飽學的考官議定出來的,一般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即便是到了殿試階段,貢士的發揮有些波動,但是一般來說不會相差太多。

比如說貢士前十的人,都有機會在殿試之中爭奪前三,但是在貢試之中跌出前十的人,近幾十年來不曾有聽說能夠名列前三的。

也就是說,在貢試之中排名十四的林昭,在殿試之中取中了前三,這個排名是很有問題的。

林昭一邊換衣裳一邊考慮這個問題,但是想來想去也想不通,乾脆便撇在一邊,暫時不去細想。

此時的林昭當然不會知道,他能夠中殿試第三名,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某位齊姓公子福至心靈,把手裡的試卷遞迴了天子手中,同時在天子面前,為林昭說了一句話。

齊宣主動把試卷遞回去,儘管有些迫不得已的味道,但是幾乎是等同於放棄了繼承齊師道節度使的地位。

在這種情況下,皇帝又問了齊宣第二個問題,後者咬牙說出了前三,老皇帝或許是為了補償齊宣,或者是因為一時興起,便讓這句話成為了現實。

林昭剛剛換了一身新制的衣裳,走出院門之後,禮部前來報喜的人便到了林家門口,按例給了一些賞錢之後,林昭開口道:“能否把今科進士的榜單,給我看一看?”

這些禮部的衙差得了賞,很乾脆的取出一張紅紙,交到林昭的手裡,紅紙上從上到下寫了二十一個名字,很顯然是他們提前抄錄好的進士榜單。

林昭接過來之後,先是在第三位找到了自己,然後他從上到下,認認真真的看了一遍。

殿試第一名,不出意外是那位來自湖州的嚴徽嚴紀勳,而第二名則是永州的李雍,這個殿試榜眼在貢試的時候,乃是第三名。

而原本在貢試之中排名第二的趙傳芳,則是被林昭擠掉了位置,屈居第四。

看完了前四位之後,林昭一路往下看去,只見齊大公子齊宣,在進士榜上排名第九,擠進了前十,至於林昭的那個同鄉馮肅,則是在榜上排名十九,勉強沒有跌出二十。

大致看了一遍之後,林昭微微吐出了一口氣,心中暗暗思量。

這份榜單,除卻他與齊宣兩個人的名次與貢試的名次大不一樣之外,其他人的名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