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二百三十九章 李家的種 (第1/2頁)

加入書籤

作為摩弄乾坤三十多年的天下至尊,老皇帝的氣場無疑是很足的,雖然他看起來像是長安城裡一個尋尋常常的小老頭,此時此刻也沒有說出什麼霸氣的話,但是從他走進這個偏殿裡之後,這些跪在地上的貢士,就已經有人嚇得渾身發抖了。

當天子說出這句話“起身”之後,眾人紛紛爬了起來,有一個二十五六歲的進士,因為過度緊張,竟然腿腳抽筋,伏在地上無法站起來了!

最終,在幾個司宮臺太監的幫助下,這人才勉強站起,不過因為緊張,那隻抽筋的右腿還在不住的顫抖。

相比較來說,年紀“最小”的林昭,因為已經見過兩次皇帝,這會兒反倒是老神在在的站著,面色平靜。

眾人都站起來之後,天子坐在了諸位上,抬頭看了一眼這些貢生之後,緩緩開口:“科考取士,乃是大周立國以來便有的大事,今日諸卿能夠站在朕的面前,都是天下讀書人之中的佼佼者,能得天下之英才,朕心甚慰。”

說到這裡,聖人看向禮部幾個官員手裡捧著的試卷,緩緩說道:“方才一個多時辰,朕把諸卿的試卷簡略的看了一遍,心中也大致有了一個排名,不過為國家掄才,非在朕一人之心,因此還要政事堂的幾位宰相看過,才能定下今科進士的名次。”

站在下首的林昭,聽到這番話,心中暗暗泛起了嘀咕。

大周的殿試程式,他在來之前是聽林簡說過的。

另一個世界已經成型的明清科考,殿試之時足有二三百人,考試內容也是晦澀的八股文章,因此殿試之後需要兩天時間才能正式張榜,排定進士名次。

而大周的殿試則大不一樣,就拿今科進士來看,滿打滿算只有二十一人,二十一份考卷,並且考試內容是詩賦,像是林昭所寫,整篇試卷加在一起,不過三十字而已,一眼就可以看盡。

因此大周的殿試程式,滿打滿算只有一天,上午考試,下午禮部與政事堂一起閱卷,大致定下名次之後,再把前十甚至前三的試卷,交給天子親自排定名次。

排定名次之後,第二天早上,便會在貢院門口張榜。

此時,距離司宮臺收卷,只過去了一個多時辰,皇帝全部看過是不太可能的,按照流程推算,這會兒應該是在政事堂幾位宰相手裡。

值得一提的是,政事堂的宰相,也不是全部都有閱卷的資格,按朝廷的規矩,只要掛著“同中書門下”,就可以進政事堂議事,成為實際意義上的宰相,但是幾個字乃是一個差事,意思是與中書門下議事,並不是真正的實職。

而真正三省的長官,因為職位太過尊崇,並不輕易授人,就拿本朝來說,此時政事堂裡估計有六七個宰相,但是真正領了三省職位的,也就只有一個尚書僕射崔衍,以及身為宗室的門下侍中李延忠兩人而已,其他諸相,俱是同中書門下。

這些政事堂的宰相里,只有加了大學士銜的,才能參與閱卷,也就是說,此時政事堂的七位宰相里,只有五人有閱卷資格。

想到這裡,林昭看向了身邊兩個禮部官員手捧的試卷,心中暗自嘀咕。

這些試卷,多半已經被謄錄了一份,眼下幾位宰相正在議定名次。

對於進士的名次,林昭並沒有太多執念,畢竟只要有個進士功名,狀元能幹的活他都能幹,在場一共二十一個人,他只求不排倒數,臉上過得去就行了。

果然,就在林昭坐在下首胡思亂想的時候,諸位上的皇帝陛下說完話之後,又隨便挑選了幾個進士,問了些問題之後,皇帝陛下便以有些睏乏為理由,離開了這個偏殿。

眾人又在甘露殿待了一個多時辰,最終也沒能見到幾位政事堂的宰相,到了酉時正的時候,便有司宮臺的太監們出來,陸續領他們出宮。

也就是說,殿試到這裡就算是結束了,接下來就是評委“審稿”的時間了,因為工作量不大,不出意外的話,明天一早,貢院門口就會放榜。

林昭跪坐了半天,這會兒也累了,他起身伸了個懶腰,走到齊宣面前,準備把他扶出宮去,他剛剛伸手,就有一個小太監跑了過來,對著齊宣躬身道:“大公子,聖人召您…”

齊宣有些無奈的看了林昭一眼,開口道:“三郎,陛下召我見面,你先出宮去罷,等過幾日我好些了,再去尋你玩耍。”

林昭點了點頭,對著齊宣拱了拱手,笑道:“齊兄見了陛下,記得幫我問一問,我到底排第幾名,然後派人知會我一聲,免得今天晚上我又睡不著覺了。”

齊大公子白了林昭一眼:“哪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