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二百三十四章 不小心摔傷了! (第1/2頁)

加入書籤

乾德九年四月初十。

正是今歲殿試的日子,按規矩,應試的二十一個貢士,要在辰時進宮,在甘露殿進行殿試,因為這一次考試只要不是差的特別過分,便不存在淘汰,因此過程還是相對輕鬆的,時間也只有半日時間。

到了中午交完卷子,定下了進士名次之後,這些“春風得意”的進士們便會跨馬遊長安,然後參與聖人舉行的鹿鳴宴,這一年的科考就算到此結束了。

因為辰時就要進宮,因此一般參與殿試的貢生,卯時初就會在朱雀門門口候著,相比於其他的貢生來說,住在平康坊的林昭距離朱雀門很近,因此他到了卯時正才從林家離開,穿著林夫人給他準備的月白袍子,趕往了朱雀門。

到了朱雀門之後,距離辰時還有一段距離,此時朱雀門門口,今歲中試的貢士基本上已經到齊,林昭左右看了看之後,並沒有發現齊宣的身影。

說起來自從那日東華門唱名之後,林昭便沒有見過這位齊大公子了,也不知這幾日他去了哪裡。

不過如果今日他不來參加殿試,對他來說倒也不是什麼壞事,因此林昭剛看了幾眼之後,便不再尋找齊宣,而是看向他的這些“同年”。

官場之上,除卻師徒關係以及血緣關係之外,還有三種較為重要的關係,那就是三同。

同鄉,同窗,同年。

之所以會有這些關係存在,一來是諸夏子孫的確很重感情,但是更重要的關係是,新晉的進士很難再朝堂上很快站穩腳跟,因此他們需要緊緊抱團,才能儘快在官場之上立足。

就拿林昭來說,越州的同鄉自然不用多說,而他在太學讀了一年書,在國子監太學乙字學堂裡,便有了一大撥同窗,這些同窗裡,雖然只有他一個人參與了今歲的禮部常科,也只有他一個人中了進士,但是剩下的這些同窗,將來多多少少會有人取中進士,最差也會取中明經入仕,這些後入仕的同窗,到時候就會自然而然的與林昭這個同窗的“官場前輩”抱在一起,成為一個小團體。

而同年,就是與林昭一起中試的這二十個進士了。

當然了,今年一起中試的明經,也算是林昭的同年,但是那些明經畢竟與林昭不算太親近,潛力也沒有進士來得大,真正能夠與林昭站在一起的,還是今日站在朱雀門門口的這些人。

因為林昭來得比較晚,這會兒朱雀門門口的二十個貢士已經攀談了許久,見林昭走了過來,這些人紛紛向林昭看去,其中一個看起來大約四十歲左右的中年人,打量了一遍林昭之後,略微猶豫了一下,邁步向林昭走去,他走到林昭面前,咳嗽了一聲:“請問可是越州的林兄麼?”

只要是同年,不管年齡差距多大,一律按同輩稱呼,而為了尊敬別人,一般稱別人兄長,因此這個四十歲的中年人,開口稱呼林昭為林兄。

林三郎先是愣了愣,然後連忙拱手還禮:“越州林昭,見過兄臺,不知兄臺是……”

“果然是林兄你。”

這人得到了準確的答覆之後,臉上立刻露出笑容,對著林昭笑道:“在下姓馮名肅,也是越州人,與林兄同鄉,又是同年,因此過來認識認識。”

聽到這裡,林昭立刻回憶了起來,他在那份貢士名單上見過這個名字,依稀記得應該是貢士第十七名,排在林昭後面。

從這句話開始,他就已經不用大周官話,而是用越州方言了,這個教作馮肅的中年人很是熱情,滿臉笑容:“林兄十五歲便中貢士,一夜之間聞名天下,真是給我們越州人大漲顏面,這幾日在下與各地士子交談,他們都對我們越州羨慕不已。”

同年加同鄉,有了這個情誼在,只要這人不算太壞,自然是要結交一下的,林昭當即擺手,苦笑道:“馮兄太過誇獎了,這幾日諸位同年的文章,小弟在家裡都曾經拜讀過,尤其是馮兄的文章,比起小弟要強的多了……”

馮肅搖頭道:“林兄這話不對,你那篇遊子吟,才是驚才絕豔……”

雙方一頓商業互吹之後,林昭又問了問馮肅的住處,才知道他是越州東城的一個鄉紳人家,家兄頗有些產業,考學多年,一直到今年才中了貢士。

兩個人互報了家門之後,馮肅臉色立刻嚴肅起來,拱手道:“原來是興文坊林家子弟,與大宗師同宗,難怪林兄小小年紀,便能夠寫出此等詩賦……”

林昭與林簡的關係,此時長安城裡應該沒有幾個人不知道,這個馮肅自然也不會不知道,而他刻意提起林簡,其中的用意已經不言自明。

林昭對著他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