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二百二十一章 貢院 (第1/2頁)

加入書籤

當初林昭幫著周昌明印書,有一部分原因自然是為了掙錢,但是這個時代資訊流通以及商品流通的速度太慢,一個生意基本上只能在一個地方展開,也就是說這本書即便寫得再好,覆蓋範圍恐怕也只只有一個長安城而已。

等林昭把書傳出長安城,外地恐怕早已經開始印製盜版了。

因此這本書固然有收益,但是收益並沒有特別多,林昭花了一百貫錢從周昌明手裡買下了這本書,隨後又把印出來的書交給周德,齊宣兩個人,在長安上層圈子裡發賣,刨去印刷的本錢以及給兩個舍友的分成,前前後後這本書加起來,估計也就掙個一兩百貫錢而已,勉強掙了一倍。

這麼點錢,已經不怎麼被林昭看在眼裡。

他印書的最主要目的,是想從多方面壟斷長安的“文化業”,這樣以後慢慢做大的,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導民意,改變民心。

當然了,這東西究竟犯不犯法,林昭還真沒有仔細琢磨過,還真得去好好翻翻大周律,不然哪天被京兆府給逮進去,麻煩可就大了。

這個時代並不會留案底,甚至如果是因為直言敢諫衝撞了皇帝獲罪入獄,反而會留下美名,但是如果是因為賣……穢書被下獄,那一輩子的名聲也就毀了,將來即便中了進士做了官,恐怕也要被人恥笑一輩子。

想到這裡,已經回了學舍的林三郎暗自下定了決心。

“以後無論如何,不能再印這種書了,即便不出事,難保不會被人捉住把柄,將來要用這個拿捏我。”

想到某個猴子因為“弼馬溫”三個字,被恥笑了大半輩子,林昭便背脊發寒,等到他將來做了官,要是有人指著他的鼻子罵上一句“販穢書的”,恐怕那時候的林大老爺要被噁心個半死。

“嗯……”

林三郎坐在自己的書桌旁邊琢磨了一會兒,小聲嘀咕道:“得想個法子,把這件事推到別人身上,比如說……推到那位韓公子身上。”

西行記更到現在,已經差不多進入後半部分,預計到乾德九年的年中就可以更完,如今林昭手下的那個印刷作坊,正在籌備印製整本西行記,等到長安風這邊連載完,那邊立刻就能出書,一來能夠賺不少名聲,二來錢也能掙上不少。

而如今韓縣令的幼子,就在林昭的印刷作坊裡做事,還是管事的,這位韓公子這幾年荒廢了學問,想要考學做官已經希望不大,最大的可能是朝廷看在他父親慘死的份上,給他蔭一個散官,基本上沒有什麼前程可言,這樁事情安在她的頭上,也無傷大雅。

想到這裡,林昭眼珠子轉了轉,已經在考慮把那間作坊正式出手轉給韓參的事情了。

………………

這邊林三郎正在因為那本書而憂心,另一邊的衛太監已經坐著轎子從朱雀門進宮,很快來到了甘露殿裡,他先是把林昭的書稿呈在了皇帝面前,然後恭聲道:“陛下,林編撰已經把後續的內容寫了出來。”

老皇帝點了點頭,伸手接過這份書稿,他隨手往後翻了幾頁,便看出了林昭先後字跡的變化,老皇帝扭頭看了一眼衛忠,淡然道:“是你點醒了這小子?”

衛忠搖了搖頭,開口道:“陛下,奴婢前前後後隻字未提字跡的事情,是林編撰自己想明白的。”

“好小子啊。”

聖人把書稿翻到了第一頁,一邊看書一邊說道:“這般機敏,已經超過不少朝中大臣了。”

說著話,他往後翻了一頁,開口問道:“這個小林昭,今年多少歲了?”

衛忠低著頭說道:“回陛下,林編撰應該是承平六年生人,今年是十五歲。”

“嗯。”

老皇帝點了點頭,嘆息道:“只可惜年紀太小了一些,不然倒是可堪一用。”

衛太監連忙低頭,陪著笑臉說道:“陛下春秋鼎盛,若要用他,還有大把時間調教。”

老皇帝這會兒正在看西行記,聞言沒有動彈,也沒有說話。

衛太監沉默了一會兒,開口笑道:“其叔林元達十九歲中進士,傳為神童,如今這個林昭十五歲就要中進士了,這叔侄二人,將來一定會傳為本朝佳話。”

“好了,莫要說了。”

皇帝陛下大手一揮,開口道:“朕要看書,你先退下去罷。”

說完這句話,皇帝放下書稿,看了一眼衛忠,低聲道:“最近一段時間,東宮那邊一直很安生,也不知道在琢磨一些什麼,你去查一查,把詳細情況送到朕這裡來。”

衛太監恭敬叩首:“奴婢遵命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