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一百一十六章 丹陽長公主 (第1/2頁)

加入書籤

因為有了越州小冊子的經驗,長安的這個小冊子,進行的很是順利,再加上有齊宣與周德這兩個舍友的鼎力宣傳,只幾天時間,這個小冊子差不多就在長安城聞名遐邇。

有些大戶人家的少爺小姐,著急看後續的內容,還會託人來國子監找林簡催更,能夠向林簡遞上話的人,最少也是周德這個層次的家世,為此,林大宗師還承擔了不少的壓力。

不過他心裡想的是,林昭現在畢竟學業為重,他這個做叔叔的也不好因為話本去催林昭,只能對外宣稱說是十日一期,下一期便會有後續的劇情。

他不知道的是,自己那個侄兒所寫的西行記,乃是剽竊,根本不需要自己耗費精力去寫,林昭每天只當是練字,很快就能把爛熟於心的劇情默寫出來一些,這會兒他已經把大鬧天宮的閹割版都已經寫完了。

此時,國子監的學舍裡,三個人都沒有去博士那裡聽講,齊宣手裡拿著兩個版本的猴子,大皺眉頭。

“三郎,我覺得還得讓這個猴兒被壓個五百年才成,不然看著就沒有什麼意思了。”

林昭白了這廝一眼。

“那齊兄看著怎麼改,便怎麼改罷,我還要學著寫詩賦交給太學裡的先生們呢,可沒有心思去琢磨這個了。”

齊宣搬了把凳子,坐在林昭對面,直勾勾的看著林昭:“三郎莫要說笑。”

“就憑你寫那首詩的水平,已經勝過國子監裡的諸多博士,哪裡用得著再去寫詩文給他們看?要我說,三郎你只要多多學一些經學,再嘗試著寫幾篇時策出來,到年底的時候變讓大宗師推薦你去禮部應試。”

說著,他看了林昭一眼,笑著說道:“三郎你經書都已經通讀,貼經應該好過,至於時務五策,只要寫個樣子出來就好,只要詩賦寫的漂亮,即便前兩科平庸一些,多半也能取中進士。”

大周的科考,以進士科最為難中,一科只取三十人左右,中者便稱進士及第,當年林元達便是進士第三名及第,而那個被派到越州為官的程敬宗,便是明經出身,在大周又被稱之為同進士,地位相較於林簡,要差上許多。

進士之所以難中,是因為要考詩賦,而詩賦一道往往需要靈氣,又需要別出心裁,想要靠詩文奪人耳目,非常之難。

而這一點對於林昭來說並不是什麼難事,如齊宣所說,他只要學好前兩項,便很有機會中進士。

說到這裡,齊宣笑著說道:“大宗師十九歲中進士,乃是大周近百年來最年輕的進士,假如三郎你今年中進士,那邊是我大周有國以來最年輕的進士!到時候三郎你與大宗師叔侄二人,定然會在天下傳為佳話。”

林昭搖了搖頭,苦笑道:“能在三年之內考到一個功名,我便很開心了,哪怕是個明經也成。”

齊宣搖了搖頭,肅聲道:“三郎如此才華,若都中不了進士,那朝廷的科制,真是不知道為誰而設了!”

兩個人一番談話,齊宣跟林昭說了不少關於科考的事情,到最後,他走到了自己的床鋪面前,收拾了幾件衣裳背在身上,然後對著林昭笑了笑:“三郎,我這幾天要回家一趟,就不在國子監了,你要是寫出了後面的話本,可以讓人送到我府上來。”

說到這裡,他瞥了一眼仍舊在床鋪上大睡特睡的周德,微笑道:“想來那胖子應該也跟你說了我的來歷。”

林昭默默的點了點頭。

他與齊宣認識的這段時間,齊宣一直沒有親自說明自己的身份,只說自己是長安的普通家庭,對於他的身份,以及丹陽長公主,林昭都是從周德那裡得知的。

說到這裡,齊宣猶豫了一會兒,然後從腰裡解下一塊木牌,塞在了林昭手裡,沉聲道:“我母三日之後生辰,所以我要回家一趟,幫忙迎接家中的客人,我知三郎未必喜歡這種場合,來與不來,全看三郎你自己的意思。”

說到這裡,他微笑道:“三郎是我在太學裡為數不多的朋友,不管你來不來,我總是要請的。”

“三郎若是來,便拿些這塊牌子到我家去,無人敢攔你。”

林昭看著手裡的牌子,有些犯了難。

老實說,以丹陽長公主的身份,她辦生日會絕對可以說是長安城裡的頂級宴會了,尋常人擠破了頭也不一定能夠擠進去,但是林昭對此卻沒有什麼興趣,此時的他到了丹陽長公主府之後,恐怕除了齊宣之外,跟誰都說不上話,只是自己給自己找難堪而已。

不過齊宣已經開口了,林昭微微猶豫了一番,還是點頭道:“齊兄盛情,小弟一定赴會。”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