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三十五章 長安之約 (第1/2頁)

加入書籤

國子監是大周的最高學府,其下有國子學,太學,四門,書算律等七學,其中國子學要三品以上大臣,或者是國公以上爵位的子嗣,才有資格入學,基本上算是整個大周最頂尖的衙內,才能有資格進入國子學。

像林家這種家族,在越州或許已經算得上是大家族了,但是放到長安城裡,就不是如何起眼了,如果不是有了一個林元達,林家甚至連被長安貴人們看在眼裡的資格都沒有。

但是即便有了一個林元達,林家的底蘊也還是相對淺薄了一些,家族之中的子弟最多也就是進入國子監中次一等的太學之中進學,不過即便如此,對於林家子弟來說,這也是非常難得的機會。

不管在什麼時代,人脈圈子永遠是珍貴的財富,只要能夠鑽進那個圈子裡去,哪怕只結交到三兩個人,也是難得的財富。

林大老爺很是心動。

他的長孫,今年已經二十一二歲了,尚未有功名,也沒有什麼前程可言,如果能送進長安城太學裡,不說能有多出息,最起碼能夠長長見識,將來也好接過越州林氏這個家業。

林簡雖然出身越州林氏,但是他已經在長安安了家,以後子嗣多半也會定居在長安城,因此越州林氏,還是要林思正這一脈在越州打理。

老頭子低頭沉默了一會兒之後,開口道:“既然老七已經把話說到了這個地步,老夫這個做長輩的,自然不能再推脫下去,等一會兒老夫就動筆給清源寫一封信,讓他從姚江趕回越州來,把家裡的事情處理了。”

說著,老頭子著看向林昭,微微一笑:“儘量讓三郎你滿意就是。”

林昭當即站了起來,對著兩個長輩作揖行禮。

“多謝伯祖,多謝七叔。”

“用不著客氣。”

林思正站了起來,咳嗽了一聲之後,開口道:“老夫今日與一個老友有約,稍後還要出門,就不打擾你們叔侄說話了。”

林昭與林簡聞言,一起起身把林大老爺送了出去,等林思正走遠之後,林簡才搖了搖頭,有些無奈的說道:“即便是同宗同族,也要給些東西才肯辦事情,這越州,與長安也沒有什麼兩樣。”

林昭站在他的身後,微微低頭道:“真是麻煩七叔了。”

雖然林昭現在還弄不清楚兩個太學的名額會讓林簡付出何種代價,但是看到林思正的反應之後,他就意識到這兩個名額頗為珍貴,這個才認識沒有多久的堂叔,對他著實不錯。

林簡呵呵一笑:“大伯收了我的東西,要替我辦事,我收了你的東西,自然也要替你辦事,應當應分,用不著這樣客氣。”

他拉著林昭的袖子,重新走回了屋子裡,叔侄二人坐下來之後,林元達看著林昭,開口問道:“三郎讀過書?”

林昭點頭,開口道:“不曾去過學堂,但是隨著母親讀過幾年書。”

“那我考校你幾句。”

林元達揹負雙手,隨口說了幾句四書裡的句子,這些句子林昭都被林二孃要求背過,他幾乎沒有什麼猶豫,便開口答了出來。

林簡有些意外,然後又問了幾段句子的經意,都被林昭一一回答出來,林元達這才正視了一番林昭,開口笑道:“三郎與我少年時,也差不了太多了,要我說你趁著現在少年,乾脆沉下心來讀書,中進士要看時運,但是中舉人應該不難,等你中了舉人,你那個嫡母,便再也不敢在你面前造次了。”

林昭本來是低著頭的,聽到了這番話之後,他突然抬頭看向林簡,開口問道:“七叔,現在的大周……不是如何太平罷?”

大周已經開國兩百餘年,不管是哪種方面都在走下坡路,要不然也不可能出現康東平這種,把持邊藩軍鎮十幾年的武將。

事實上大周的弊病,遠不止一個康東平而已。

從二十年前開始,就有不少地方生出了叛亂,雖然都沒有形成太大的規模就很快被消滅乾淨,但是由此已經可以看出這個已經步入中晚年的王朝,正在快速衰落。

林簡沉默了一會兒之後,搖頭嘆息。

“今上……受身邊小人矇蔽,以至於朝政不清,國事不明。”

天子無錯,因此錯的只能是天子的身邊人。

元達公長嘆了一口氣。

“只能等太子殿下即位之後,再正本清源了。”

林簡雖然沒有正面回答林昭的問題,但是他已經側面確認了林昭的說法,那就是……這個世道並不太平。

如果世道太平,康東平無論如何也不會敢派人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